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171篇
水路运输   259篇
铁路运输   198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21.
基于GML/SVG的空间信息发布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娜娜  岑敏仪 《铁道勘察》2005,31(1):63-65,68
介绍了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发展现状,描述了基于开放性标准的地理标记语言 (GeographyMarkupLanguage,简称GML)和可伸缩的矢量图形(ScalableVectorGraphics,简称SVG)技术,根据各自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基于GML/SVG矢量地图Web发布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2.
介绍GPS定位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其中有GPS区域控制网、高程异常网的建立;应用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技术,实现了动态验潮测量,实施了数字化测量;同时,应用GIS的技术和可视化施工技术,保证了工期和工程质量,取得较好的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23.
采用基于专家库逻辑推理的试验数据知识提取方法来发现和挖掘试验数据。构建基于规则表示的特征关联专家库,建立列车气动试验数据知识化提取系统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初步实现了这一系统,在试验数据处理的实践中逐步实现"试验数据可视化 知识提取 试验报告"的信息智能反馈。  相似文献   
724.
江帆  刘堂红 《机车电传动》2002,(6):27-28,45
以风洞表面测压实验为例,给出车体表面上任意点的压力值的计算方法,并利用面向对象方法编制的可视化程序将实验结果形象地再现,便于实验人员分析,为实验数据可视化提供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25.
土木工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集成性极高的高新信息技术,本文通过对VR技术的讨论分析了VR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指出VR技术必将在土木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6.
《水运文献信息》2006,(6):29-29
由上海海事大学研究并建立的国内第一套“件杂货散货码头可视化生产管理系统”,在天津港务集团及其所属15家码头公司投入使用一年多来,取得了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日,该系统通过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27.
结合当前职教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提出并介绍了铁路站段三级教育网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思 ,通过可视化编程构筑了该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728.
运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构建了一种分布式军用装备物流可视化平台,并对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29.
研究目的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差距。研究方法围绕数字监控技术,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安防监控的理论和经验,运用最新数字视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构建企业的可视化管理平台。研究结论通过介绍数字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结合施工企业的管理特点和难点,得出了建立数字监控系统的参照方案,并通过应用实例阐述了施工企业建立数字监控系统的方法,借以推进数字监控技术在施工企业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730.
器材保障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器材物流管理的可视化。文章将GPS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IS技术应用到这一领域,可实现将器材保障中的各个环节集成在一起进行监控,从而达到精确化保障的目的。对提高舰船维修器材机动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及舰船维修器材机动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