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168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120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利用Visual-modflow三维可视化渗流软件建模分析了邻近水库裂隙密集带地层,隧道开挖至注浆前后全过程地下水渗流场分布规律。结合隧址区水库、裂隙密集带等水力联系的影响,研究了隧道施工未扰动下渗流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毛洞开挖后裂隙水垂直补给隧道,影响范围很大,水库方向的反向补给或贯通排泄并不明显;隧道初期支护有利于保持地下水流场稳定,由于密集裂隙带的存在,横断面渗流变化与毛洞状态初期较为接近;随着注浆加固止水效果的提升,地下水向隧道内汇集的趋势减弱且范围减小,当围岩渗透系数折减到90%时,与初始渗流场较为接近,表明良好的防水体系对维持地下水渗流场稳定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密集裂隙带的存在仅对局部渗流场有影响,对隧道和水库之间的水力联系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地下水位下地铁车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以长春地铁2号线解放大路车站为实际依托工程,建立了该地铁车站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施工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的地表沉降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对上导洞、中导洞及1、2洞室拱顶沉降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定义3种不同地下水位工况,将不同地下水位下地铁车站的施工沉降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仅为5.6%,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的地表沉降量呈现出阶梯式的变化趋势,随着地下水位高度的下降,拱顶沉降量的增长幅度存在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23.
孙明祥 《路基工程》2015,(4):185-188
在基坑开挖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分析,才能对工程情况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结合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的工程实际,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建筑物裂缝及坑外地下水监测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均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24.
孙翰耕  黄淑梅  刘强 《交通标准化》2010,(19):213-214,183
软式透水管法用于防治路堑路面的地下水水毁,简单易行,经济合理,便于维修和清理,在高路堑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中是一个比较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基于对岩体边坡中地下水的存在性态及作用机理分析,提出了实用排水模型;建立了排水微分控制方程,通过敏感性分析求解此方程而得到岩体中地下水的优化排水方向.此成果在岩体边坡地下水渗流、库岸边坡岩体中地下水的有效排泄、岩体滑坡有效排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丰富了岩体水力学及山地灾害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6.
依托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对兰州市城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动态、腐蚀性及水文地质参数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阐述重庆岩溶石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地下水长观资料,评价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出2010年和2015年该区域基本不缺水,只有乌江水系缺少部分地表水资源。因此,必须加强地表地下水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地下水,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已保证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28.
《船舶工程》2009,31(2)
3月31日,由中交天航局投资建造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在深圳前海孑予州岛基地下水。这是中国自主建造的最大挖泥船,标志着我国结束先进挖泥船依赖进口的历史。  相似文献   
29.
本人结合石河子市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石河子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0.
吴亲帮 《中国水运》2009,(1):182-183
地下水资源超采、污染等问题,加剧了我国用水严峻的局面,水资源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