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感知质量作为影响客户选车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被各大汽车公司所关注.文章建立了一种整车感知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将整车感知质量分解为8个子项,并将其主观评价客观化;为进一步解析各影响因子与整车感知质量间的关联,以及各子项的权重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对整车感知质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上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逐步实现了求解.该方法可推导出隐藏在客户期望背后的一些重要成分,适用于新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目标设置和优先级设置.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城市交通出行强度影响因素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土地利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出发,分析包括土地利用混合指数,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公共交通站点 500 m覆盖率,路网可达性等17个指标与出行强度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系数和拟合优度分析,提取7个与出行强度强相关指标,基于所识别指标构建北京市中心城区出行强度多元回归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职住混合率熵指数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对出行强度的影响比道路网密度和可达性更为明显.此外,给出单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指标对出行强度拟合结果的离群特征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不同区域基础设施供给与交通出行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3.
以动力定位船为研究对象,通过船型变换生成供应船的系列船型。基于CFD数值模拟约束模平面运动机构(PMM)试验中的斜拖试验,得到系列船型在不同漂角时所受的横向力和转艏力矩,经最小二乘法拟合求得各船型的位置水动力导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得到位置水动力导数关于船型参数的回归公式,以为设计阶段动力定位船位置水动力导数的确定提供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李杰  徐汉斌  杜鑫 《公路》2022,67(3):148-154
为探讨多拱肋宽幅异型钢管混凝土拱桥多个结构参数对结构行为的影响,基于多元回归分析软件Design-Expert,得出考虑多因素交叉影响响应的回归公式,取关键节点(截面)力学响应为控制目标,对结构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实验设计给出多元回归公式,可不必再进行数值或解析分析就能得到桥梁结构响应;在二阶交叉参数中,拱肋钢管壁厚与边拱吊杆张拉力、拱肋钢管壁厚与中拱吊杆张拉力、拱肋钢管壁厚与水平拉索张拉力这3种参数交叉作用对边拱拱顶应力影响显著;拱肋钢管壁厚与水平拉索张拉力、边拱吊杆张拉力与水平拉索张拉力这两种参数交叉作用对中拱拱顶应力影响显著。当拱肋钢管壁厚参数水平为0.697 9,边拱吊杆张拉力参数水平为-0.056 1,中拱吊杆张拉力参数水平为0.378 7,水平拉索张拉力参数水平为-0.132 2时,桥梁结构响应获得较好优化效果;分析优化后的修正数值模型,桥梁结构变形、内力和应力均有明显减小,优化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45.
准确地对机动车排放污染进行量化评估是机动车排放控制策略制定的前提. 为提高模型计算精度,提出低速行驶比例的概念,用于描述车辆在路段上行驶时瞬时速度的分布特征. 在传统的VSP分布排放模型的基础上,纳入更多的中观影响因素,包括路段平均速度、路段长度、道路等级和低速行驶比例,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构建一种新型的中观排放模型. 经比对,所建排放模型相对于传统VSP分布排放模型精度更高. 所建模型考虑的新增影响因素均较易获得,故可应用于城市大规模交通路网的排放计算,对提高城市路网排放计算精度,辅助机动车排放控制策略制定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6.
如何有效地预测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的未来走向及金额是一个需要高速运营者考虑的问题。提出高速公路通行费关于车辆类型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短期高速公路通行费预测工作中。针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仿真模拟,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车流量产生的随机干扰造成的误差,仿真实验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是进行高速公路收费金额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为了提高广州市青少年交通安全水平,保障青少年交通安全。基于广州市青少年安全调查数据对青少年交通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筛选出了与青少年交通安全最密切相关的4项指标(教育、意识、态度、个人因素),设计并使用调查问卷,获得交通安全教育、意识、态度的评分,运用SPSS19.0采用皮尔逊(Pearson )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意识、态度、个人因素能够很好地解释青少年交通安全行为得分,所有变量的显著性水平sig .均小于0.05,可以认为所有变量均有显著影响,能够很好地应用在青少年交通安全行为的评价之中。   相似文献   
48.
将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划分为前往站点、租车骑行和还车离开3个阶段, 分别研究了城市用地在每个阶段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针对第1、3阶段, 采用兴趣点度量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的城市用地类型, 通过引入时间满意度函数,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 提出了预测骑行产生量和吸引量的建模方法; 针对第2阶段, 构建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6个影响指标, 包括起始站点骑行产生量、起始站点分布密度、起始站点偏离度、终止站点骑行吸引量、起终站点间距与起终站点用地差异; 对纽约市961 865条以及上海市1 185 816条公共自行车骑行记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保持用地因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传统方法针对纽约和上海记录数据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81、0.474, 建模方法的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达到了0.738、0.607;针对自行车站点间客流量的建模, 提出的6个指标均对站点间客流量有显著影响, 并且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487。可见, 建模方法更加合理地衡量了城市用地对公共自行车骑行量的影响, 并对站点的骑行产生量、站点间客流量与站点吸引量实现了更为准确的建模。   相似文献   
49.
路面结冰、积水导致行车性能下降极易诱发交通安全问题,而其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是路面湿滑性能的改变。利用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维萨拉遥感道面状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摆式仪、红外热像仪采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AC—16、OGFC—16表面冰水混合物的冰层厚度、水膜厚度、摩擦系数、环境温度、冰层表面温度参数。利用SPSS软件通过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典型路面结构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湿滑性能的影响因素与定量关系。研究表明,AC—16路面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摩擦系数与冰层厚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冰层表面温度分别呈现线性负相关(低于-3℃)和线性正相关(-3~0℃);OGFC—16路面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摩擦系数与水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与冰层厚度、冰层表面温度的关系和AC—16路面一致。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