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586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分析某型号小水线面双体船在2种航态下的结构强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该船体结构的优化,以达到提高结构总体性能,减小结构重量并降低结构重心之目的.在研究中,根据 CCS 规范计算双体船结构的外载荷,并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最后,通过集成多学科优化平台,以遗传算法为搜索策略,同时对2种航态下的船体结构进行优化.数值计算表明,优化结果具有可行性,可为现实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2.
[目的]旨在系统性研究小型无人双体船的水动力性能。[方法]基于STAR-CCM+数值仿真软件,数值模拟小型无人双体船在不同弗劳德数Fr下静水状态和自航状态时的水动力性能。仿真选用非稳态RANSE模型,使用动态流体相互作用(DFBI)模型和重叠网格功能模拟双体船的纵倾与垂荡,并采用体积力法代替推进器的作用。使用摩擦阻力系数经验公式验证小型无人双体船在静水状态下的仿真结果,同时将自航试验结果与自航状态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表明,当推进器转速为3 000 r/min时,小型无人双体船在自航状态下的总阻力与静水航状态下的相差21.099%;在不同的推进器转速下,小型无人双体船在自航状态下的推力仿真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结论]仿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可靠性,采用体积力法研究的船体在自航状态下的水动力性能与静水状态下的差异较大,所用数值方法可为进一步预报双体船的水动力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选用SST k-ω湍流模式封闭RANS方程,研究喷水推进双体船横向平移运动水动力性能。对喷水推进双体船模在不同横移航速下的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水池拖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CFD可以用于双体船横移运动水动力性能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双体船横移时的阻力随航速增加而快速增加;前片体阻力明显大于后片体;水动力作用点的位置随航速的改变幅度不大。准确掌握船体横移运动水动力性能,可为合理制定喷水推进器的控制策略,充分发挥喷水推进船优异的机动性和操纵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4.
郑明  朱军 《中国水运》2000,(10):20-21
从70年代初至今,世界上有1O个国家已经开发和拥有小水线面双体船52艘.其中美国(26艘)和日本(14艘)是开发最早、拥有量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两个国家;德国、英国各有3艘;荷兰、挪威、芬兰、韩国、丹麦和俄国各有1艘.德国在开发和应用方面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相似文献   
615.
船舶快速性是影响航运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某双体船为对象,设计一种阻力预报与优化方案并成功降低其阻力: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Lackenby变形方法,改进船体型线,并进一步通过调整片体间距优化阻力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船型具有良好的阻力性能,与原船型相比,在设计工况Fr=0.572下,剩余阻力系数可减少13%;片体间距优化后,船体总阻力进一步明显降低。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的预报方法及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地用于高速双体船性能预报及优化设计,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16.
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一艘新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强度校核,研究该船形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强度和应力分布特性,进而给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严格控制重量的目的,形成的校核流程方法及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同类船舶提供设计与校核指导。  相似文献   
617.
小水线面双体船优良的耐波性和宽敞的甲板面积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船型特点之一就是连接桥处以及支柱体首尾处线型复杂,同时湿甲板面积较大、板厚较薄,具有三条中心线(船体中心线、左片体中心线及右片体中心线),建造变形控制比较困难。该文以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科学院成功建造的2 500t综合科学考察船为依托,从分段划分设计、胎架设计以及分段建造流程方面,介绍了大吨位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分段建造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