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6篇
  免费   250篇
公路运输   1594篇
综合类   891篇
水路运输   1573篇
铁路运输   815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把板梁桥等效为正交异性板,车辆等效为在正交异性板上移动的1组荷载。根据Halmiton‘s原理和模态叠加原理,得到系统状态方程。用3种方法求解状态方程得到板梁桥的振动响应,并与卷积积分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都小于8%,表明3种方法计算板梁桥的响应是有效且省时的。  相似文献   
102.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峰  张宏超  孙立军 《上海公路》2004,(2):11-12,43
长寿命沥青路面是国际道路工程界提出的新技术。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4种路面结构进行对比应力分析,分析了结构组合变化对层底弯拉应变的影响。为设计长寿命路面结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高速公路事故响应控制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优化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入口匝道调节率,以达到减缓交通拥挤、降低事故冲击的目的,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车流行为进行了研究,以车流行为改变引起的检测信号为基础,建立了控制所需的行为参数集;利用控制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事故动态随机响应控制模式,并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线性二次高斯方法求解,通过实例演算进行评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模式与无控制和定时控制相比较,对中等流量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较高流量和较低流量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较高流量和中等流量下的通过率有一定的改善。该控制模式可运用于高速公路智能控制系统之中,提高事故条件下的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小词典     
车辆响应车辆响应是指由外界输入或内部输入引起的摩托车的运动。其有: 由驾驶员控制转向把引起的摩托车的运动称为控制响应; 由施加于摩托车上的非所需输入而引起的摩托车的运动称为扰动响应,例如风力或路面不平引起的摩托车的运动。稳态响应当周期性的控制输入和扰动输入施加于摩托车,引起了不是随时间而变的周期性的摩托车运动时,称摩托车处  相似文献   
105.
电动助力转向系对汽车角输入响应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新蓬  杨树 《汽车工程》2004,26(3):314-318
详细地分析和推导出了具有不同控制方式的EPS系统的传递函数,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定性地说明了EPS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瞬态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具有减振效率高,有效减振频率范围度,反应敏捷等优点,在机械振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一台四缸柴油机上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使用主动控制技术控制动力吸振式的频率,使其能足够发动机的主动振动频率,并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有效地抑制发动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107.
从摩托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入手,推导出转和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从而得出系统固有特性,根据系统固有特性解析摩托车前轮摆振的主要原因为外力激励与共振和前轮的陀螺仪效应与摆振。提出了增加转向系统阻尼,减小转向系统转动惯量,改善轮胎侧偏特性,提高前悬架系统刚度和合理调整有关设计参数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分析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几种控制扭振的技术措施,介绍了液力双质量飞轮式扭振减振器的结构、减振隔振原理和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与其相关的问题,得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阐述了转向轮摆振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汽车转向定位、转向轮失衡、轮胎特性等技术参数变化对转向轮摆振的影响,提出了防止转向轮摆振的具体措施 。  相似文献   
110.
三轴汽车前后轮角输入时的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推导了三轴汽车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了汽车对前后轮角输入时的移居记响应特性。从汽车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前后轮转应具备的比例关系。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多轴汽车的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