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4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1490篇
综合类   616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446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结合目前公路工程支座施工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常见问题,联系实际施工操作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支座安装质量控制方法,与同仁们探讨、借鉴。  相似文献   
982.
空心板施工工艺:底模支座、钢架骨架制作、预应力钢绞线的布设、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大梁养护、预应力施工及孔道压浆  相似文献   
983.
由于交通肇事,四方台斜拉桥有两根斜拉索护套受到严重火损,通过对受损斜拉索索力的测定,以评定受损斜拉索对桥梁的使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对于小半径曲线桥存在的支座脱空和箱梁抗扭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85.
结合太子河景观路独塔斜拉桥斜拉索施工过程中的现场量测工作,重点介绍了索力测试、主梁变形监测、塔顶变位测量、主梁与塔柱应变测量等,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6.
为解决高烈度区常规屈曲约束支撑减震体系地震作用较大,结构抗震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同时采用普通型和早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两阶段减震体系.结合高烈度区工程算例,以小震时结构具有相同侧向变形为原则,分别设计了常规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和两阶段耗能支撑体系,并采用SAP2000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结合模态、小震下的反应谱、弹性时程和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对两阶段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减震体系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常规屈曲约束支撑减震体系相比,两阶段耗能屈曲约束支撑减震体系的刚度降低,地震作用显著减小,塑性铰的发展得到推迟,而且屈曲约束支撑的出力显著减小,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87.
鹅城大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为双向通行6车道城市主干路桥梁,上跨东江,桥位处江面宽600m。桥梁景观造型设计极具地域特色,与当地自然、人文文化紧密结合,呼应了惠州“鹅城”的千年美称。主桥采用四跨连续空间斜跨异型系杆拱桥,主跨跨度为180m,为国内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采用拱、塔和梁固结,墩梁分离体系。主梁创新性的采用正交异型钢桥面板与多片梁的结构形式。拱肋由五大系统组成,包括主拱肋、副拱肋、主副拱肋之间的斜杆、两副拱之间的曲杆以及曲杆之间的水平拉索等构件组成。主拱拱肋中心线为空间斜跨偏态曲线,吊索成空间放射性布置,吊索采用高强度平行钢丝吊索,主梁、拱肋系统和鹅塔均采用Q345qD桥梁结构钢。下部结构采用C40花瓶造型墩柱和水下C35钻孔灌注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988.
桥梁减隔震设计与新型减隔震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减隔震设计通过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布置减隔震装置,达到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和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此时,主要的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工作在弹性范围内。因此,结构减隔震设计方法可同时具备安全、经济、适用、易维护等多重优点,是最理想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减隔震设计理论为技术支撑,多种新型抗震装置被开发出来,如高阻尼橡胶支座、滞后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电磁阻尼器等。文章论述了各种减隔震装置的基本理论及使用案例,有助于工程师进行抗震设计及减隔震产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9.
主梁后浇结构层与墩顶梁端湿接头浇筑顺序以及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张拉顺序是简支变连续梁桥施工的关键工序。文中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对实际工程主梁后浇结构层与墩顶梁端湿接头浇筑的先后顺序以及墩顶负弯矩预应力张拉的先后顺序,进行详细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变连续梁桥的结构受力、施工工序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990.
《桥规》(JTJ041—2000)规定:“支座垫石标高准确,表面平整,在平坡的情况下同一片梁两端支座垫石水平面应尽量处于同一平面内,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3mm,避免支座偏歪、不均受力和脱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