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2篇
  免费   111篇
公路运输   823篇
综合类   687篇
水路运输   460篇
铁路运输   388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为研究地铁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分析了径向机构的导向原理,建立了传统、自导向、迫导向3种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模型对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轮损伤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车辆径向机构加强了车辆部件间的连接,优化了车辆稳定性及横向平稳性的指标;迫导向车辆在曲线运行时具有较大优势,且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自导向车辆;3种车辆模型运行于相同线路时,迫导向车辆车轮损伤值最小,在曲线半径为300 m时仅为传统地铁车辆车轮损伤的21%,自导向车辆与传统车辆的车轮损伤较大,且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自导向车辆车轮损伤小于传统车辆。地铁车辆安装迫导向机构可以有效地减小轮轨间作用力,减缓车轮损伤。  相似文献   
982.
随着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等主动安全配置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碰撞前车辆AEB功能的启用对汽车被动安全阶段(100%正面碰撞,FRB)假人离位及损伤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EB启动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乘员假人的头部、颈部、胸部、骨盆部位会相对车辆有一定的前倾运动。并且车辆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的情况下发生100%正面碰撞,驾驶员损伤值的增高均早于碰撞前车辆未配备AEB功能车辆驾驶员的损伤值,且最高损伤值小于碰撞前车辆未配备AEB功能车辆驾驶员的损伤值,对于骨盆部位则影响不大。碰撞前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功能的启用会导致假人有一定的前倾离位,但不一定导致碰撞后假人损伤最高值的增大。  相似文献   
983.
钢筋混凝土桥梁出现疲劳问题与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荷载不无关系,加强这两方面的的研究和探讨,对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建造和日常荷载的控制提供依据,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对延长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4.
无损、快速的高桩码头桩基检测方法是工程界的研究热点.设计了高桩码头桩基动力损伤识别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模态柔度在高桩码头损伤识别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有限元模拟中模态柔度可准确识别损伤所处位置,损伤程度越大模态柔度变化越大,模态柔度变化量可定性反映结构损伤程度.2)基于试验振型得到的模态柔度可反映损伤位置,但由于测试噪声和试验误差的存在,损伤识别效果没有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理想,且不能反映损伤程度.高桩码头桩基模态柔度损伤识别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动力测试技术和模态分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5.
隧道施工要重视开挖工序,把围岩的损伤程度控制在最小限度。要想方设法地加强围岩的自稳能力,对坚硬围岩要控制对遗留岩体的损伤,而软弱破碎围岩则是如何防止围岩的松弛,提高围岩自稳能力。  相似文献   
986.
在实际事故车修复中,对于局部变形产生的损伤,可以很直观地做出判断。但对于整体变形造成的损伤就不那么容易查明。只有通过精确的测量才能确定变形的具体位置及损伤程度。正确的车身检测与测量是车身修复的基础,是修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有效维持或恢复车身正常的  相似文献   
987.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与其微观损伤机理密切相关,随温度的升高,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SiCD/A356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细观损伤机理.文中对真空双搅拌方法制备的质量分数为20%的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细观损伤机制进行了研究,在试样断口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了不同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根据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不同失效方法,归纳出了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的温度效应曲线.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复合材料的裂纹萌生以基体撕裂和颗粒断裂为主,高温下其裂纹萌生机制以颗粒脱离和基体撕裂为主.  相似文献   
988.
L—精氨酸—NO途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和L-NAME的KH灌注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在心肌缺血前给予含不同浓度的L-精氨酸和L-NAME的KH灌注液,再灌注期间测定心脏功能指标及冠脉流出液中心肌酶释放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采用Allens脊髓打击损伤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脊髓打击伤组;C组:50mg/kg Res治疗组;D组:100mg/kg Res治疗组;E组:200mg/kg Res治疗组;F组:300mg/kg Res治疗组。术后24、48、72h运用BBB法分别进行运动功能评分;72h处死动物取材,HE染色、Nissl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BBB评分提示24、48、72h三个时间点C、D、E、F组较B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72h时间点,C、D、E、F组较B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s组较B组的病理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E组及F组运动功能评分及病理组织结构优于C组及D组,E组与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对大鼠脊髓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200mg/kg是Res干预SCI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990.
目的通过冷冻干燥法制作丝素/壳聚糖(silk fibroin/chitosan,SFCS)支架材料,为后续实验选取合适的支架奠定基础。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4∶6混合,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SFCS支架材料,测试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溶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通过HE染色及MicroCT从形态学上观察支架生物降解性。结果 SFCS孔道的直径为100120μm,断裂强度为(8.31±1.271)MPa,孔隙率为(84.32±5.14)%,吸水膨胀率为(137±7.15)%,体内降解率和体外降解率在2周时无差异(P>0.05),在6周和10周之间差异显著(P<0.05),HE染色和Micro-CT从形态学方面进一步证明其在体内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结论成功制作SFCS支架材料,其孔道直径、断裂强度、孔隙率、吸水膨胀率、体内外降解率等特点完全符合脊髓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脊髓损伤的后续实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