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7篇
  免费   81篇
公路运输   1327篇
综合类   846篇
水路运输   482篇
铁路运输   589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曹晶  张明  杨晨  孙辉 《中国铁路》2008,(3):32-34
电气化铁路牵引系统和信号系统之间存在着传导耦合、感性耦合、容性耦合、辐射耦合带来的4种电磁干扰.对直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斩波器电流波形、输入阻抗、状态空间和交、直流变流器模型,以及交流牵引电机驱动系统的逆变器状态空间、频域模型、输入阻抗和直流侧谐波等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将电力模块的仿真模型与数学算式相结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干扰源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是在法国UM-71型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和传输性能再次开发的产品.前者较后者在轨道传输长度、技术性能价格比、降低工程造价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以下做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993.
为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加强信号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铁道部颁布了新版的<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明确提出了信号维修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预防与整修相结合的原则,确保信号设备运用状态良好.在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修程改革,逐步实现以状态修为主的维修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承德南环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自振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钢管拱桥资料对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自振特性规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检测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对该类桥梁运营期间快速检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我国现有列车定位方法,简要阐述了基于网络的无线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参数的测量与估计.结合铁路交通中的具体情况,分析适用我国铁路的列车无线定位技术以及确定定位点的图解方法,并分析了影响列车无线定位精度的因素,最后对列车无线定位的抗干扰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随着能源需求的空前高涨,最近几年国内许多港口、钢厂、电厂陆续添置了一些堆取料机.伴随着堆取料机数量的不断增长,堆取能力的不断扩大,在堆取料机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失误.笔者通过总结近几年参与组织安装调试的20多套取料机、堆料机设备的经验,发现很多重大损失是可以避免的.现以两个实例来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997.
铁路桥梁的换架牵涉运营安全,是既有线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唐白河大桥2孔64 m钢桁梁换架,由于梁体重量和跨度都很大,对施工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此次换梁的成功实践,介绍类似大型梁换架的施工方法、步骤及经验教训等.  相似文献   
998.
引言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指同步进行沥青结合料的喷洒及骨料的撒布,使沥青结合料和骨料之间有最充分的表面接触,以达到它们之间最大限度的粘结性。该技术由法国赛格玛公司发明,目前已应用于法国、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南北美洲和非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并已被中国引进采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李亦夫 《驾驶园》2007,(9):65-67
专业运输企业站运分开经营,就是把车站与车队从原总公司的经营主体中分离出来,组建成两个不同的经营主体,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这一做法的利弊何在?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