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2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1005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447篇
铁路运输   226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介绍了气卸散装水泥车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卸料过程及故障分析,阐述了结构与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李林凌  黄其柏  连小珉  郑四发 《汽车工程》2006,28(12):1078-1080,1085
推导出两端简支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振动方程,研究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并通过实验分析排气管气固耦合系统在特殊环境下的频率,为改善排气管的排气消声性能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3.
“TEBS是克诺尔以长期从事电子制动系统和气制动系统开发和生产的经验为基础,针对挂车的要求开发的。⑤该系统采用模块结构可适应各种驱动形式的汽车(2)克诺尔开发的挂车电子制动系统(TEBS) TEBS是克诺尔以长期从事电子制动系统和气制动系统开发和生产的经验为基础,针对挂车的要求开发的,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84.
电喷汽油机可变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发动机一维气体流动模拟程序,对某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该汽油机采用的可变进气系统的歧管直径和长度、控制阀开关的切换转速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经优化设计后系统的充气效率最大增加幅值大于11%,且改变了充气效率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配气正时对可变进气系统充气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结合工程实例对气幕法沉井工艺有效减低井周土体扰动的原理,有利于减少沉井工程周边管线与构筑物搬迁,降低沉井工程的成本等优势及该工艺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了一些经验,认为该工艺是在城市化地区沉井施工中一种值得采用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86.
周金 《摩托车信息》2002,(11):34-35
接触摩托车十多年来,我曾经驾驶过幸福XF250、重庆-雅马哈CY80、雅马哈DX100、金城-铃木AX100、黄河-川崎HK25O-B、富先达FXD125-A、钱江QJ125、嘉陵JL125等许多车型,驾照也领了许多年了,却很长时间还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摩托车,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87.
气液混合型制动系的执行机构建模试验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用于多轴车制动系气液混合型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动态特性 ,结合其鼓式制动器 ,提出了一种鼓式制动器的弹性特征模型 ;将各元器件有机结合 ,建立了整个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 ,应用Mat lab工具进行仿真计算。将仿真计算和试验获得的压力建立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验证了仿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8.
国际汽车工程师年会(SAE)会刊《汽车工程》根据对全球读者点击率的统计,评选出近来最受关注的10大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这10种备受关注的产品是:  相似文献   
89.
顶置凸轮配气机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耿强  张云清 《汽车科技》2001,1(1):8-10,18
运用多体力学的方法对配气机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采用数字多体程序的方法,建立了配气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除了得到气门的升程、速度、加速度外,还考虑了摇壁与气门之间的碰撞,以及摇臂支座的柔性。因此得到气门与摇臂之间的碰撞力,摇壁支座的柔性衬套的受力,气门弹簧力,凸轮轴支座反力,气门座反力及凸轮与摇臂之间的压力角等。为凸轮型线、摇壁形状和整个配气机的设计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0.
气液两相段塞流中双流体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维瞬态双流体模型描述了倾斜管道中气液两相段塞流的流动情况,提出了段塞单元的简化水力模型,认为段塞流是由一系列段塞单元构成,该段塞单元由流相段塞区和膜区两部分组成;通过对段塞单元的分析,采用新方法来计算段塞频率,塞单元及液相塞的长度;根据据其流动特点推导出表征气液两相间相互作用及气液两相与管壁间相作用的关联式,本文在处理相间曳力系数时摒弃以往采用经验常数的方法,而是在稳态段塞流动量守恒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新型的曳力系数表达式从而达到封闭模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