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丙泊酚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叶间动脉(RIA)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4h、24h组,假手术(sham)4h、24h组,缺血再灌注(I/R)4h、24h组,丙泊酚干预(propofol)4h、24h组,脂肪乳剂(intralipid)4h、24h组。采用切除右、无创动脉夹夹闭左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5min,按分组不同分别再灌注4h、24h;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HE染色法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RIA收缩舒张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IA 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血清BUN、Cr浓度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未发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压力肌动图观察RIA收缩率无统计学差异,Cx43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血清BUN、Cr浓度均显著增高,HE切片显示组织病变明显,压力肌动图显示RIA收缩率下降,Cx4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丙泊酚干预组血清BUN、Cr浓度有所降低,HE切片显示组织病变减轻,RIA收缩率有所升高,Cx4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降低RIA Cx43蛋白的表达改变血管舒缩性,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2.
《汽车杂志》2010,(3):320-320
Q 各位编辑: 你们好!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1.红旗HQE据说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防弹的要求。那么请问该车量产之后是不是防弹车? 2.法拉利612是四门的吗? 3.“双”是宝马的标志之一,请问“双”的来历是什么?  相似文献   
33.
肾绞痛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痛在急诊科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由于与输尿管结石梗阻,或较大结石沿输尿管下降引起平滑肌痉挛所致。由于起病急骤,疼痛异常剧烈,且可反复发作而造成患者身心疲惫痛苦,故护理上加强病情观察,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减轻疼痛、明确诊断、消除患者顾虑以及预防复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成功接诊护理的162例绞痛患者治疗护理概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在IgA病患者脏中的浸润程度及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巨噬细胞在IgA病中作用。方法收取40例穿刺活检病理为IgA病患者的组织标本及11例外伤性损伤后切除患者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随机选取不同视野,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级别(Lee氏分级)的IgA病患者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并对纤维化程度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gA病患者的巨噬细胞浸润面积随病理级别的加重而逐渐增加,Ⅱ级~Ⅴ级的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比例的中位数(四位分数间距)依次为0.153%(0.058%)、0.211%(0.101%)、0.324%(0.132%)、0.533%(0.071%),正常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面积比例为0.043%(0.04%),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IgA病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901,P<0.01)。结论IgA病患者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程度随病理分级加重,并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在IgA病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将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做原代移植物,移植到CTX免疫抑制鼠SRC,检测了联合化疗敏感性,结合病理学观察,结果:①以对照组△TS≥-0.5omu标准,获可评价率88%(16/18);SRC移植瘤阳性生长81.2%(69/85),零生长7%(6/85),负性生长11.8%(10/85)。②以对照组与实验组△TS(P<0.05),移植瘤消退率≥15%为标准,68.8%(11/16)可评价药物敏感性,对PM、PVF、CVP敏感率分别为54.5%(6/11)、60%(6/10)、63.6%(7/11)。病理学证实,对照组移植瘤名存良好,实验组移植瘤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③Ag-NOR计数和DNA含量测定结果,化疗敏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证实CTX免疫抑制既SRCA对口腔颌面部部分恶性肿瘤实现个体化疗是一简便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道经皮活检病理证实的4例肺出血炎综合征(Goodpasture,GPS)患者,并结合文献,就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对拟诊为本病的患者,经纤维友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活检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7.
68例新接受移植的患者应用新山地明胶囊,其用量比山地明减少16.64%,全血浓度谷值维持稳定[3个月平均值(318.46±7826)μg/L],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发生肝毒性,3例发生毒性。18例由山地明或国产环孢素转换为新山地明的患者,免疫抑制效果满意,无排斥反应和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仅1例开始转换后出现过血肌研值升高。说明新山地明的生物利用度高,药物代谢动力学稳定,临床应用免疫抑制效果比山地明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比较捕捉法和间接法检测IgM时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差异,并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分别用间接ELISA法和捕捉ELISA法检测活动性乙型肝炎和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标本的IgM水平,并比较两者之间检出率、检测阈值、特异性的差异。结果检测稀释在PBS中的鼠抗IgM特异性抗体,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类似;检测活动性乙型肝炎和HFRS患者标本,间接法检测IgM的敏感度明显低于捕捉法;检测经二巯基乙醇处理后乙肝组和HFRS组标本,两种检测均为阴性,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针对IgM抗体的型特异性;交叉实验结果证明两种检测IgM的试剂均具有针对抗原的特异性。结论急性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毒的潜伏期感染和慢性感染的再次激活应使用捕捉法检测IgM,间接法检测IgM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MMP-9和TIMP-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慢性脏病(CK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其在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对照者10例、慢性脏病患者40例,根据小球滤过率(GFR)分为轻度损害组(GFR<90 mL/min.1.73 m2,CKDⅠ)和中、重度损害组(GFR<60 mL/min.1.73 m2,CKDⅡ),再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氧化苦参碱组。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TIMP-1含量,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MMP-9和TIMP-1水平的差异。结果经氧化苦参碱干预后,TIMP-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而MMP-9水平则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下调TIMP-1水平,恢复MMP-9水平,保持MMP-9/TIMP-1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沉积,防止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IF4E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的表达。结果 eIF4E蛋白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5%,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7.5%,癌组织中eIF4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eIF4E mRNA在癌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859±0.064 vs.0.705±0.072,P<0.05),且eIF4EmRNA在Ⅲ期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0.961±0.043)。在临床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癌组织间,eIF4E mRNA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癌组的eIF4E蛋白和Phospho-eIF4E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分别为:0.676±0.095vs.0.556±0.056;0.605±0.066 vs.0.466±0.045,P<0.05)。在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中,随着临床分期越高,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Ⅰ期:0.629±0.085和0.588±0.058;Ⅱ期:0.699±0.049和0.596±0.061;Ⅲ期:0.812±0.053和0.689±0.046;P<0.05)。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在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癌之间,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IF4E和PhosphoeIF4E在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