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7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538篇
综合类   324篇
水路运输   437篇
铁路运输   618篇
综合运输   14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岩溶对桥基危害巨大,常用的物探方法存在较大局限。为准确探测公路桥基岩溶分布,介绍了地震散射波法的原理以及该方法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成果解译方法,并用于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根据该法的偏移图像圈定岩溶及地层划分,经钻孔验证,探测结果准确程度高,表明地震散射波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不依赖于钻孔等优点,可作为公路桥基岩溶探测的方法,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2.
《汽车与配件》2014,(32):5-5
<正>"智能思维"无时不刻在帮助保护着驾乘者。模块化系统设计实现成本经济,让人人得以享受更先进的安全保护。集成化技术也可根据需要调整,应用于各级车型。这就是认知型安全系统的威力。时刻警醒,时刻思考。超前思维/智能思维/绿色思维  相似文献   
73.
李晓文  王琪 《车时代》2021,(1):47-47
通过分析国内外矿井围岩智能监测技术、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的研究现状,从移动机构、定位系统、传感探测、影像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分析了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矿井围岩无人监测车。该无人监测车性能稳定,操纵方便,既可人工远程控制又可全程自动化运转,提高了矿井围岩监测预报精度和可靠性,对矿井作业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方面的提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锦屏山隧道辅引3#施工支洞反坡施工,介绍反坡斜井突涌水条件下施工技术,根据实例论述了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反坡斜井突涌水隧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5.
隧道尤其是长大隧道在穿越活动断裂带时,活动断裂的运动将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从活动断裂带的认识入手,结合目前施工的柿子园隧道,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充分揭示隧道围岩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对隧道的施工措施进行调整,在后续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管理,从而为目前活动断裂带的破坏研究提供有力的资料支撑,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出洞口大部分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地理位置险峻地带,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安全,设计安全风险系数较高,设计一般为双向掘进,洞内出洞,施工过程一般比较谨慎保守。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依靠超前小导管对围岩进行超前支护,将施工方案由双向掘进洞内出洞优化为单向出洞。该文以文马高速公路土司城隧道出洞施工为依托,采用超前小导管代替大管棚超前支护,对独头掘进隧道"晚出洞"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7.
主动声纳的低截获性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海战中,舰艇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敌方侦察声纳的威胁.低截获是一项非常诱人的技术.低截获声纳通过选择合适的发射信号,在保持探测能力的同时,降低被敌方侦察声纳截获的概率.采用数字仿真的形式,分析浅海侦察声纳信号能量的变化,研究主动声纳的低截获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高斯噪声背景下,主动声纳实现低截获性相当困难.  相似文献   
78.
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是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方法或手段预测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不良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的位置、性质和规模,为安全、快捷、持续施工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在详述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地下全空间情况下,震源与接收点之间的地震波场运动关系,讨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较全面地总结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预报时距曲线规律。同时开发一套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数据处理系统(TRSP1.0),该系统涵盖波形处理、正演模拟、成像处理和岩石动力学参数提取等功能模块,给出合理的处理流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验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隧道施工期间的地质调查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隧道施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隧道选址阶段和设计阶段对岩体质量评价和围岩级别划分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以TSP法、地质雷达法和地震波反射映像法三种方法为辅助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法,对隧道的不良地质进行了预报分析,可准确得到开挖掌子面前方岩性变化和构造分布的详细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各种手段相互补充验证,预报结果可以正确指导施工,从而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0.
文章以季家坡隧道的工程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该隧道工程的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与反馈信息的分析,调整支护时间,指导高效施工,并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获取隧道围岩动态的综合信息,为围岩分类、变形预测、优化二次支护时间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是隧道信息化实践、施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