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197篇
公路运输   1050篇
综合类   660篇
水路运输   106篇
铁路运输   775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从沉降的角度研究黄土高填土工程填土的合理含水率范围,对西安地区重塑黄土进行了不同压实度、不同含水率下的单向压缩蠕变试验。结果表明:蠕变曲线与麦钦特模型较为吻合,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变形后的麦钦特蠕变模型的参数;通过分析,得到最终应变量、初始应变量以及应变速率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从减小黄土高填土工程的工后沉降考虑,应控制压实黄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并偏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2.
赵寿基 《交通科技》2014,(2):105-107
以山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黄土公路隧道的特点、施工原则,考虑了不同情况对防排水的影响,说明了该隧道各个工序的防排水措施,提出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综合防排水的体系建设,探讨了防排水控制中容易产生的病害。结合实际验证了黄土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防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施工新理念。  相似文献   
993.
软弱围岩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由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若施工方法和工程支护措施不当,易发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甚至坍方等安全事故。根据隧道实际地质条件,在对掌子面采取有效预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实现大断面甚至全断面非爆破开挖,使用先进专业设备,能够有效克服目前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廖辉 《路基工程》2014,(4):222-226
针对苏州某堆山造景工程,在堆载施工过程中,软基发生失稳破坏,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及地基加固方案选择。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软基失稳原因,并对抗滑水泥土搅拌桩墙方案、堆载下布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水泥土搅拌桩墙方案对地基整体稳定性提高作用不大;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能确保工程安全。为了安全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  相似文献   
995.
为进一步研究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适宜的防治对策,减少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灾害的发生。选取榆林境内佳榆公路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及理论分析。首先通过调查确定了区内自然环境状况,其次对沿线16个典型灾害点进行了详细勘察,将沿线主要灾害划分为坍塌、滑坡、坡面侵蚀三种类型,然后分析了边坡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最后针对每种灾害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偏压洞口段黄土隧道滑塌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滑塌发生的原因。综合采用洞外反压回填和洞内临时横撑相结合的处治方法,在超前小导管预加固作用下,通过采用短台阶弧形导坑法施工,成功通过洞口滑塌段并实现了安全进洞。工程实践表明,反压回填和加强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是处治偏压洞口段黄土隧道滑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梁隧道软岩地层突水涌泥段注浆堵水加固为例,进行动水动态化注浆施工技术实践,根据钻孔注浆反馈地质水文情况,优化注浆方案,划分富水和弱水注浆区,通过控制注浆材料、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参数,达到科学、高效、可控帷幕注浆,实现"封堵地下水、固结软弱地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无自稳能力及基本自稳的2类软弱地层,分别选用安全系数和地表沉降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考虑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对加固范围及强度参数进行分析,同时根据不同埋深隧道的破坏模式,对横向加固范围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加固圈的厚度及强度需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方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对于非自稳地层,加固厚度以2 ~2.5 m为宜,加固圈强度提升至原地层的6倍可基本保证地层自稳;对于基本稳定地层,加固圈厚度以1.5~2m为宜,加固圈强度提升至原地层的5倍为宜;最后通过计算验证了根据地层破坏机理提出的加固范围.  相似文献   
999.
在调查山西地震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对山西汾渭地堑带上高速公路边坡黄土进行了动力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首先,选取典型黄土边坡进行现场爆破试验获取了边坡黄土介质的地震动时程曲线;接着,以这些动力特性作为动三轴试验的模拟加载方式和参数,对不同路段边坡的30组马兰黄土(Q3)和离石黄土(Q2)进行了室内动三轴试验,获得了边坡黄土在低震多频动荷载下动力特性的一些规律:冲击地震荷载作用下加速度幅值比正弦循环波幅值较大;相同的动荷载作用下,动弹性模量(Ed)越大,黄土的动黏聚力(Cd)越高,动摩擦角((o)d)则越低,离石黄土(Q2)与马兰黄土(Q3)的初始动弹性模量(Ed0)分别为80 ~150 kPa、25 ~ 100 kPa;动弹性模量均值(Eda)分别为10 ~20 kPa,10 ~30 kPa;对二者的动应变(εd)-动阻尼比(λ d)曲线拟合得动阻尼比(λ d)的增长速率分别为马兰黄土(Q3)0.199 8,离石黄土(Q2)为0.128 5.  相似文献   
1000.
斜坡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容易发生变形失稳引起路面结构的损坏,极大影响道路使用性能。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斜坡软基高填方变形失稳发展机理,比较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各因素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对实际工程中典型路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治方法对提高路堤稳定性的效果,提出针对斜坡高填方变形失稳问题的处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