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581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142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阐述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高速铁路桥的创新方案。该方案的设计集中于典型的双板梁方案,但对双板梁进行修改,使其具有箱形梁的承载力。将负弯区采用的双组合作用施加于大桥的全长,以便当铁路车辆在大桥上一条线路上偏心行驶时,可给大桥提供足以控制动态响应的、要求的扭转刚度。此外,还介绍某些工程师关注的方面,如改善腹板抗集中载荷的具体细节以及与抗震相关方面的一些设计。  相似文献   
42.
目前国内一些市政桥梁因通行能力需要,桥面设计得比较宽。更宽的桥面就需要更多的主梁或是增加主梁截面尺寸。对于有一定设计高度要求的桥梁,一般采用多主梁形式的结构。现通过现阶段中小跨径多梁式钢混组合梁桥的应用实践情况,以及设计施工规范,对其设计及施工方面提出一些简要设计指南及相关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以黄河下游河段齐河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及青兰高速公路黄河大桥主桥两座大跨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依托,总结了钢混组合梁斜拉桥的设计要点及施工技术特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有效改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受力性能,以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为工程案例,提出基于顶升工艺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负弯矩区设计方法。对桥面板施工工序、支点顶升顺序、桥面板存放龄期等顶升设计参数展开研究,以期桥面板和钢梁达到良好的受力状态,并对结构线型进行了施工全过程监控。研究表明:皮尔格法可有效降低中支点桥面板拉应力,降低幅值达60%;支点顶升顺序会显著影响桥面板预压应力效果,各支点桥面板预压应力均匀是评价顶升顺序的重要技术指标;随着桥面板存放龄期的增长,其裂缝宽度明显减小。临汾市滨河西路与彩虹桥、景观大道立交桥项目的建成是基于顶升工艺的连续钢混组合箱梁桥在市政桥梁工程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其负弯矩区设计思路、设计参数取值可对国内钢混组合桥梁的大规模建造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5.
钢混组合式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设计方案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刘伟 《上海公路》2014,(1):39-43
钢混组合式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是近年出现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结构形式,跨越能力较大,且能有效缓解一般连续刚构桥成桥后主跨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主墩产生较大弯矩及中跨下挠,在200 m左右跨径区间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现结合某大桥的钢混组合式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方案设计,对此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以确认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张雅杰  汪维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149-152+157+19
对一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过程开展理论分析研究,为我国中小跨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对闭口和开口钢箱截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闭口截面相比开口截面,虽增加少量用钢量,但减低了钢梁应力水平,减少了焊缝数量,进而减少了焊接问题的出现,适用于中小跨径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建设。  相似文献   
47.
钢混凝土组合梁目前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结合工程实例以及现场实地检测,通过对大跨度楼屋(盖)结构设计的多方案比选,确认了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方案的优越性。论述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形式在当前铁路旅客站房中的应用;对钢混凝土弹塑性体结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并且进行静力、动力试验等工程测试对比,认为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能够较好地解决现代铁路旅客站房采用大柱网,且层净高不宜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48.
济祁高速合肥段淮河特大桥引桥在国内首次采用了新型钢板组合梁结构,基于平面模型对该结构进行了施工全过程安全性分析和使用阶段安全性分析,证明该结构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  相似文献   
49.
深圳市某大学南北校区连接通道主桥采用了双层桥面桁腹式PC组合梁结构结构,桥梁墩梁固结,下部结构采用空间放射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桥梁在通车前检测发现桥面板横桥向开裂严重,在荷载试验下结构侧倾震动明显。为查清病害产生原因,采用精细化空间梁格模型对该新型结构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空间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恒荷载和活荷载作用下结构顶底板应力水平均较低,温度、收缩徐变二次效应对结构混凝土顶板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结构顶板开裂严重;空间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一阶主振型为侧向扭转,且频率较低,表明了结构侧向扭转刚度较低。  相似文献   
50.
张妮 《世界桥梁》2022,(1):123-123
杰拉德·戴斯蒙德大桥替换桥(Gerald Desmond Bridge Replacement)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主桥为双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全长约610 m,主跨长约305 m,桥面布置双向6车道。该桥替换1968年修建的旧桥(一座中承式钢桁拱桥),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已于2020年10月通车;旧桥计划在2023年10月之前全部拆除。施工中的美国杰拉德·戴斯蒙德大桥替换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