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11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与比较了IGBT驱动器中常用驱动信号隔离技术。针对大功率IGBT驱动器的工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磁耦合的数字信号隔离电路,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样机开发设计与研究性试验证明了其优异的传输性能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82.
无锡地铁2号线轨道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锡地铁2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线路,穿越无锡市5个区,线路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结合工程特点和调研分析,确定无锡地铁2号线轨道系统方案,内容涉及地下线、高架线及停车场和车辆段。重点介绍扣件选型、道床排水、各种减振类型、无缝线路等设计方案,通过分析不同轨道结构形式的技术性能、适用性,细化了各专业配合设计内容,提出技术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3.
HXD1B型机车用BT25.07高压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提升至700 A,文章对高压隔离开关额定电流提升导致的温升及动热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4.
刘帆 《太原铁道科技》2009,(4):14-16,20
HXD2型电力机车在湖东电力机务段投入运用以来,电机隔离故障频繁发生。分析HXD2型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工作原理,针对主变流柜整流模块故障、系统柜微断路器跳出、牵引控制单元TCU故障、三相逆变模块(OND逆变模块)故障等导致电机隔离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5.
船用隔离放大器盒负责采集推进电机的前、后电枢电流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平衡电机的电枢电流,以保证电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隔离放大器盒的特性,研制出一种便携式隔离放大器盒故障诊断装置。经试验证明,该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故障定位准确,能实现故障的船员级修理,提高故障判定速度。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决已有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普遍存在的优化计算时间过长,严重影响网络规模扩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交通分配优化算法。将模拟退火和隔离小生境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遗传训练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混合小生境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遗传算法可能出现的不收敛现象,加快进化速度,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而且计算速度和算法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将其与Papageorgiou M.提出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框架相结合,设计了动态交通分配的快速模拟优化算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优化算法显著降低了优化计算时间,大大提高了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王昉  张树团 《船电技术》2010,30(10):16-19
根据三电平逆变器主电路功率开关多,驱动信号不能共地的特点,本文设计一种利用光耦隔离驱动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保护电路,降低电磁干扰,并在过流等异常情况下实时保护功率开关器件。  相似文献   
88.
张帆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4):170-173
冲击隔离系统的作用是在船体和电子设备之间添加隔离装置,降低电子设备受到的船体冲击载荷,对于保障船舶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冲击隔离系统采用弹簧等机械阻尼元件进行冲击隔离,这种隔离系统只能被动减振,本文介绍一种磁流变智能阻尼器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检测机械设备的冲击隔离系统,通过建立船体与隔离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9.
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板式轨道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装配式轨道的核心技术理念,以及在苏州地铁5号线典型工况条件下的优化应用技术要点,包括根据工程条件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国内首次采用的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填充层、喷涂型隔离层等技术,以及基于第三代预制板精调设备和测控系统技术优化的施工工艺等。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施工工序少、施工效率高、轨道平顺性好等诸多优点,为装配式轨道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0.
牛方杰 《路基工程》2021,(2):171-175
依托江浙地区某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大板保护和板桩结构保护两种方案下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板桩结构加固保护下的沉降量(4.0 mm)明显小于大板加固保护方案的最终沉降量(11.4 mm),且板与普通路基交界处的沉降差异也明显低于后者,对铁路正常运营影响较小;提出“板桩隔离+分区注浆”预加固方案对地基和路基进行保护施工,双线隧道穿越施工均完成后,承载板的最大累计沉降值仅为6.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