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7篇
  免费   165篇
公路运输   4341篇
综合类   3447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29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492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31.
韩学义 《公路》2007,(9):111-115
以辽宁地区的道路维修为例,介绍了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提出了适合辽宁地区的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对今后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交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2.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总结了混合料结构和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改性沥青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34.
结合沪杭高速公路路面整修施工实践,从老路面病害处理、SBS改性沥青罩面施工面方面阐述了高等级公路路面整修施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5.
三元复合改性国产沥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油80%以上为石蜡基原油,生产的大部分沥青标号较低、性能较差,质量不能满足增长迅速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需求。为解决国产沥青高温稳定性差和低温易开裂的问题,研究了复合改性剂对国产镇海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宏观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复合改性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改性剂的结构特点,明显提高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而且性价比要大大高于单一改性,S、P与R2(或R1)的三元复合,对沥青的改性效果最佳。与国内类似的研究结果相比,三元复合改性沥青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要略高,改善的幅度增加32%,而且成本降低了33%~5l%。  相似文献   
36.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海水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附性、马歇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试验,讨论了SBS改性沥青耐海水及硫酸盐溶液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海水和硫酸盐溶液的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水稳定性有一定下降。通过掺加短纤维增强的方法。可以减弱海水及硫酸盐溶液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集料是混合料结构形成的决定性成分。其岩性性质、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外观形状的差异,对于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集料级配的不同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差异很大,文中就集料级配对集料级配对马歇尔实验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8.
沥青混合料烘干筒燃烧火焰区的叶片起输送与提升物料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T”形结构叶片,它可形成较理想的提料区与卸料区料帘。并详细讨论了“T”形结构叶片提料倾角与卸料倾角的区段。  相似文献   
39.
炭黑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炭黑改性沥青的室内试验研究结果。炭黑具有较好的改性效果。改性后的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皆比原沥青的好。研究成果对炭黑改性沥青的应用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0.
利用MTS810型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沥青砼小梁试件在不同拉伸应变水平下进行了控制应变的等应变率加载模式的疲劳试验.由疲劳试验结果结合能量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拉伸应变水平的疲劳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