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9篇
综合类   63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71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Recent transport sector liberalisation, as well as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s favo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rough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 However, there is a debate as to whether PPP schemes are a better option than conventional procurement. To this end,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assess which of these two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transport projects financing is preferable for the public.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complimentary to the Value for Money (VfM) approach and is based on a Multi Criteria Analysis (MCA). The first step is the estimation of the Public Sector Comparator (PSC) for the case of conventional procurement, 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costs revenues, as well as any costs associated with risks undertaken by the public. As for the PPP case, it includes any payments by the public sector and related risks costs. The MCA is then applied only if the PPP is found preferable for the public sector. The latter considers additional impacts, including among others the social attributes of a particular scheme, job cre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safety and security aspects.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as applied to a pilot Bus Rapid Transit (BRT) corrid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n the city of Indore, India,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its validity. The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could provide useful guidance when considering PPP for a transport project, since it demonstrates in a transparent way the society's attitude towards this project, something that is critical to its acceptance.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品类优化的方法,将国防交通物资分为不可比类物资和可比类物资。对于不可比类物资,利用属性分析法确定其类别结构;对于可比类或同类物资中不同的器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比较选优,得到器材综合性能的优劣排序,为增加储备或对储备器材结构进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中,当施工条件或工况发生变化时,机械的联合作业系数就会相应产生变化,进而导致整个施工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波动。文章从顾客排队长度、机械联合作业系数、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机械班台费的损失和利用率五个方面,建立了沥青混凝土机群施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机械化施工作业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提出了各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4.
对重庆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调研检测,利用现有的评价指标对调查路段的路面破损状况和路面行驶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和路面使用坏境,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中的路面状况指数PCI和路面结构承载力指数PSSI进行完善和修订,以便因地制宜对西南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北方地区农村公路路面病害的现状调查及病因分析,结合对北方地区沈阳、营口、抚顺、朝阳4个城市农村公路的实地调研和对省内各主要城市的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的问卷调查,在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北方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的评价标准及养护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6.
本文在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评价指标的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多目标、多级综合评判方法的Fuzzy Logic模型。该模型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有效避免因个人主观因素对参数指标权重的影响,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片面性。最后以某市公共交通为例,依据实际运营资料,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已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模型的正确枉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7.
从用户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服务质量,从用户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是目前各运营商获得用户信任,占领市场的关键.说明如何从宽带用户的角度,用可量化的方法去对运营商的HTTP服务情况进行监测与评定.  相似文献   
68.
合理评价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交通的实际情况,从国民经济、交通安全、能源环境、管理效率和技术进步等5个子系统来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北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提出了各子系统内部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列举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评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9.
虽然国内汽车轻量化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系统性开展轻量化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上依然在摸索中前进.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轻量化开展现状,初步搭建了整车轻量化开展流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重量管控流程,尝试提出了整车轻量化新的评价方法,努力推动建立一套规范的、切实可行的轻量化工作流程体系,以促进汽车主机厂降重节能减排的顺利实施以及轻...  相似文献   
70.
铺轨基地是保证铁路建设顺利实施的大型临时工程,其场地选址的优劣对整体工程的投资造价、工期计划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铺轨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铺轨基地的选址评价体系并计算指标权重。并应用于某新建高速铁路,计算综合评价指标,为大临工程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