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围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四个维度的9项指标,对交通银行A分行中间业务的拓展进行了内部条件分析与外部环境分析;运用SWOT矩阵理论,并结合VRIO模型,指出A分行短期内应以"ST战略"为主要战略,并辅之以"WO战略",中长期则有望实现"由WO到SO"的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72.
日照港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刚  封学军  朱超 《水运工程》2005,(12):19-24
进入21世纪,日照港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从第一代港口向第二代港口转变的关键阶段,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如何科学、合理定位,保证港口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港口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SWOT模型,结合AHP的分析方法,对日照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的优劣势加以分析,指出当前日照港发展的优势大于劣势,应采用扩张型战略,并就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3.
郑燊  陈川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4-16
在分析上海市世博交通运输市场以及黄浦江沿岸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以黄浦江两岸总体规划为背景,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黄浦江客运交通组织研究》为依据,以世博交通体系设计为切入点,着眼水上通道的长远发展,阐释了构建可持续的黄浦江客运服务系统的观点,并针对世博会前、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后各阶段,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以支持黄浦江水上“客运通道+游憩走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4.
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道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5.
档案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实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的绩效,以嘉应学院档案馆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SWOT矩阵,深入分析其内部条件及外部面临的环境因素,进而提出切合实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6.
贵港港是联结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内河第一大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中转枢纽。文中运用SWOT模型对贵港港在发展集装箱运输中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分析,提出了贵港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7.
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被称为“甜蜜事业”的婚庆行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南京已有800多家婚庆公司,带动相关产业76个。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南京婚庆行业的优势究竟何在?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南京的婚庆公司们该如何使自己脱颖而出?政府和相关NGO又应如何作为?本文在SWOT分析框架下分析了南京婚庆行业的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关当事人或单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科学的策略指导,以常州武进区为例.构建物流发展的SWOT结构体系.运用AHP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的SWOT的重要度序列,明确现代物流发展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武进区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阶段目标及发展要点.  相似文献   
79.
针对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运用SWOT模型对河南省无水港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口岸大通关模式,优化通关效率,建立“江海联运、铁海联运、陆空联运”模式和“五定班列(轮)”方式,这对于培育临“港”产业,推动“港”城联动和区域联动策略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0.
利用SWOT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军航空运输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利用SWOT矩阵,组成SO(开拓进取型战略)、WO(发展改进型战略)、ST(加强回避型战略)、WT(防御完善型战略)四类发展战略,对加快航空军事运输现代化建设、提升保障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