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14篇
综合类   163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概述了水面舰船推进电机的技术进展,包括永磁电机(PMM)技术、先进感应电机(AIM)技术、高温超导(HTS)电机技术的现状,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郭松  李成明  林豪 《路基工程》2012,(5):153-155
隧道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愈显重要。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施工,以浙江省云景高速公路西周岭隧道施工为例,根据现场预报结果,及时调整围岩分级、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使施工达到快速、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以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秦家凹隧道浅埋段施工为实例,从重点控制超前支护、开挖、支护、仰拱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等几个方面对浅埋段施工技术进行阐述,合理调整开挖和支护参数,集中体现隧道浅埋施工应遵循"管超前、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原则,有效地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快速掘进,为后续的浅埋段和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4.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不确定性、变量问的耦合性、非线性等特点,介绍了对模型要求低、在线计算方便、综合控制质量高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预测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远远优于PID控制算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是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RITS的发展在我国已 初步具备了条件,大力加强RITS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避免发达国家铁路发展的传统阶段,而且可以促进大量高新技术在铁路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对铁路的改革、运营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针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特点及一般构成,认真研究RITS关健技术,特别是通过分类研究分析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找出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重点攻关,对于实现我国铁路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将模糊数学的概念、原理应用到立交线形优化设计中,以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2种基本线形—圆曲线、缓和曲线作为构成立交线形设计中的线形元,并且考虑了行车条件、线形几何约束、超高要求等约束条件,以及影响参数取值的因素的模糊性,提出了比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模糊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解法.  相似文献   
57.
将模糊数学的概念、原理应用到立交线形优化设计中,以立交平面线形设计中的2种基本线形—圆曲线、缓和曲线作为构成立交线形设计中的线形元,并且考虑了行车条件、线形几何约束、超高要求等约束条件,以及影响参数取值的因素的模糊性,提出了比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更为科学、合理的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模糊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其解法.  相似文献   
58.
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性、建设实施性、路网结构合理性与综合效果性的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商理论将单人AHP法扩展为多专家主观构权方法,并与熵值客观赋权法结合形成组合构权法,用于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综合模糊数学、可拓学和TOPSIS法建立模糊可拓工程优选模型,计算各方案的优属度,并据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进行评价.应用该方法对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自体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方法  2 0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术后第 4周开始以自体肿瘤细胞疫苗行主动免疫治疗。免疫接种共 4次 ,每次间隔 7~ 10d ;接种前 3d及第 4次接种后一周 ,采集外周血 ,分离单个核细胞 ,以流式细胞分析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检测法测定CD8+ IFN γ+ ,CD8+ IL 10 + 细胞及CD4+ IFN γ+ ,CD4+ IL 10 + 细胞 ;同时采集血清 ,ELISA法检测血清IFN γ、IL 10水平。结果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后 :①血清IFN γ水平升高 [(7.16± 2 .91)ng·L- 1升至 (11.68± 4.86)ng·L- 1,P <0 .0 5] ;而IL 10水平下降 [2 1.0 4± 13 .81)ng·L- 1降至 (13 .41± 5.71)ng·L- 1,P <0 .0 5] ;②CD8+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80± 1.45) %升至 (6.94± 2 .63 ) % ;CD4+ IFN γ+ 阳性细胞由 (3 .0 9± 1.52 ) %升至 (5.2 0± 2 .94) % (P <0 .0 5) ;③病人耐受良好。结论 自体瘤细胞疫苗免疫后可改善肿瘤患者细胞介导的抗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0.
催化电解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镀钌/铑/锆稀土金属的钛网作阳极的催化电解法,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具有很强的催化电解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渗滤液中氨氮为500 mg/L以上,在3 cm的极板间距,初始pH为8,电流密度为8 A/dm2的条件下,电解120 min,渗滤液中氨氮几乎可全部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