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T-Power软件对两种不同结构的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进行了声学性能模拟,通过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及其NOx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在增加穿孔管后集成式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在400~750 Hz区间内受到了削弱,在750~1 000 Hz区间内增强,增加穿孔管后压力损失增加。在绝大部分工况下,增加穿孔管后SCR催化转化消声器的NOx转化效率要明显高于无穿孔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22.
尿素-SCR技术对NOx转化率和NH3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AVL发动机台架上就尿素-SCR技术对NOx转化率和NH3排放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催化剂为钒氧化物,尿素质量分数从0变化到50%.研究发现,排气温度、空速、尿素浓度、尿素喷射量对NOx转化率和NH3排放有着重要影响:排气温度升高,NOx转化率先升高后下降,400~450℃是转折点;提高排气空速,NOx转化率线性下降,N...  相似文献   
23.
设计了SCR系统反应器,制备了TiO2-WO3-V2O5催化剂,在6106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以验证SCR系统对NOx排放的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0~500℃、空速为60 000 h-1时,SCR系统的NOx转化率可达到50%~60%.最后分析了SCR系统NOx转化率相对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柴油机燃用麻疯树油甲酯的NOx排放特性。以1台轻型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试验样机,分别燃用6种不同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混合燃油,研究总的NOx排放以及NO,NO2,N2O等NOx主要组分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燃用各种混合燃油的NOx排放曲线形态较为接近,低负荷时差异较小,随负荷增加,排放差异增大。NOx排放以NO和NO2为主,NO排放随着负荷上升而增加,NO在总NOx排放中始终占有最高比例。NO2排放也占有相当比例,在低负荷时较高,随着负荷增大浓度降低,大负荷高温不利于NO2的生成。N2O排放量极低,在中低负荷时有一定生成量,高负荷N2O排放几乎为0,缸内稀燃低温有利于N2O排放的生成。在同一稳定工况下,随生物柴油混合比的提高,NOx,NO,NO2比排放量呈线性增加,N2O比排放量呈线性降低。发动机燃烧生物柴油后,NOx及其组分NO,NO2和N2O的排放量发生改变,而各自的排放变化规律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5.
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需水量多和生活污水氨氮浓度高的特点,研究采用聚铝与沸石床过滤的组合工艺来处理这类污水,以便中水回用。结果表明,污水中COD、SS等指标可通过聚合混凝处理得到有效去除,而水中的氨氮浓度可通过沸石床去除。经核算,该工艺每t水的回用处理成本约为1.33元,经济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6.
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了藜、艾蒿、酸模、芦苇、狗尾草、水稻和野生大豆7种人造湿地植物的根、茎叶和植物生长土壤的含氮量.结果表明,艾蒿茎叶的含氮量为6.50 g/kg,比野生大豆、狗尾草、酸模、水稻、芦苇和藜茎叶平均含氮量高3.85 g/kg,艾蒿根的含氮量为8.66 g/kg,比藜、野生大豆、酸模、狗尾草、水稻、芦苇根的含氮量平均高3.42 g/kg,野生大豆生长的土壤含氮量为0.090 g/kg,比自然状态、芦苇、水稻和对照土壤的含氮量平均高0.03 g/kg,利用人造湿地处理污水需要植物的含氮量高和土壤的含氮量低,以便能够更有效的吸收污水中的氮.  相似文献   
27.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影响氨氮和磷酸盐去除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浓度pHMg∶NP∶N反应时间。通过一次回归正交实验得出残磷量和残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残磷量)=-3 041.57-2.76z1+2 307.2z2+3 075.5z3-2 310z2z3(其中z1=pH,z2=Mg∶N,z3=P∶N),y(残氮量)=1 104.84-50.76z1-45.5z2-515.5z3,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在氨氮浓度为0.1 mol/L(1 400 mg/L)及磷酸盐为相应浓度时,在兼顾处理出水的含盐量、残磷量和残氮量尽量低的前提下,最佳的实验条件为:pH=9.5,Mg∶N=1.2,P∶N=1.03,反应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在上述实验条件下PO43--P的去除率为99.73%,处理出水中的PO43--P含量为8.66 mg/L,NH3-N的去除率为98.83%,NH3-N含量为16.45 mg/L。  相似文献   
28.
以新建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拱座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为保证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中混凝土入模温度符合规范不大于30℃的规定,研发了采用液化氮降低混凝土出仓温度的方法,在拌合机搅拌罐内安装液化氮供应管道,并将液化氮供应管道与现场的小型液氮供气站相连,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利用自增压液氮气罐连续向拌合机搅拌罐内注入低温氮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降温,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液化氮的供气量和混凝土拌合时间来调整降温的幅度。有效降低了混凝土的出仓温度,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9.
在含有二氧化氮(NO2)的环境中,过高的二氧化氮浓度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但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却没有对二氧化氮浓度排放标准进行规定。为了保证城市公路隧道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以某隧道(620m)工程为例,结合隧道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分析,提出在城市公路隧道内二氧化氮浓度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应的通风方案,为城市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测试分析研究了由碎石、陶粒、石英砂3种不同基质构建的潜流式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对N、P的去除效果.实验采用连续流进水方式,水力负荷控制在4.95~8.25cm/d,实验结果表明碎石为基质的单元对N、P去除效果最好,陶粒单元次之,石英砂单元效果较差.对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34%、83.24%和71.02%;对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48.68%和39.34%;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9.48%、42.65%、30.26%.结果还表明,填料在湿地除磷方面起主要作用,选择基质对除磷非常重要;填料对氮的去除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