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篇
  免费   192篇
公路运输   917篇
综合类   957篇
水路运输   741篇
铁路运输   1573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介绍了利用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现的真空断路器机械寿命试验自动控制,该设备功能完善,操作简便,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机车运行监控装置通信平台开发了机车自动鸣笛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及软硬件的升级情况,实际运用证明这是一种防止行人伤亡的有效辅助设备.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是交通管理与控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将交通流动态预测与事件检测相结合,探讨了基于偏差分析的事件识别方法。该方法对3个主要的交通流参数,交通量、地点车速和时间占有率进行动态预测,对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事件检测的具体步骤和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该方法不受检测路段具体位置和时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小的误报率,有助于管理人员制定决策。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下水开采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研究掌握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工程措施,供高速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参考。研究方法:结合华北平原地面沉降情况,建立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的固结沉降模型。研制离心场中地基抽水的模拟和测量系统,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测量抽水过程中粉土地基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了对不同型式桥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浅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探讨了浅层抽水引起地基沉降的过程和特征,评价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特殊桥梁形式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对策。研究结论:浅层地下水开采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较大,需通过控制线路附近地下水开采、采取适宜的工程结构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 4年日本建成东海道干线时速 2 0 0 km/h的高速客运铁路 ,揭开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序幕。由于高速技术日趋成熟和它自身所具有的技术经济特征 ,适应了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世界各国竞相提高速度、修建高速客运铁路 ,至今已有 10个国家 (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 )建成时速 2 0 0 km/h以上的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的修建和发展标志着世界铁路已进入了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本论文不涉及对高速铁路系统模式优劣的比选 ,仅就对已报国家审批的高中速共线方案的高速铁路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是当务之急 ,讨论了高速铁路目标值的确定 ,对于高中速共线运行方案下的有关部分参数选取 ,提出了优化方法 ,以期为高速铁路规划和建设作参考 ,为深化研究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京秦线提速路涵过渡段动力仿真与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秦线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列车 路基动力仿真计算。在不同速度条件下,通过对路涵过渡段加固前后状态下机车车辆运行安全舒适性指标、轨道及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的分析计算,对京秦既有线路涵过渡段提速到200km/h的适应性及加固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评价意见与建议,并与随后的实车试验进行了对比。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所研制的铁路信息微机在线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本系统适用于中小型信号站,具有成本低,使用维护等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编组站驼峰车辆溜放速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计算机和红外线传感器为主,研制了编组站驼峰车组溜放速度控制系统,系统通过检测车辆溜放的速度,计算出所需制动力的大小,通过缓器对车辆溜放进行速度控制,并具有对解体车辆自动计数,各种故障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编组站进路调度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编组站作业进路选排问题的本质,以各任务的延误时间加权值总和最小为最优目标,以任务的前后工序选择路径为动态约束,建立编组站作业进路调度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编码采用定长染色体,长度为任务的工序数,每个工序采用2段制,编码中的顺序唯一地确定了每工序对指定进路占用的起讫时间和指标递推,设计基于优先规则的编码算法步骤。为保证解的可行性,将编码合法化,对工序进行拓扑排序。递推计算工序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而计算编码的目标值,并将其转化为适应值。采用轮盘赌与最优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择,设计基于位置成组移位的杂交算子和随机交换的变异算子。以某编组站为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证明该算法满足编组站进路调度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