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0篇
  免费   591篇
公路运输   2676篇
综合类   1896篇
水路运输   1221篇
铁路运输   1474篇
综合运输   12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53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通过对地面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分析了强夯施工时地基的有效变形率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夯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强夯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从而进一步找到了孔压增量与夯点距离的关系、孔隙水压力与深度的关系,及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并通过试夯验证和确定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后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排水固结后地基对消除粗粒料过大的孔隙比、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残余沉降和差异沉降都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秦永孝 《水运工程》2007,(9):150-152
以大连港新港改扩建二期陆域一期成品油罐区地基强夯为例,阐述了强夯法在加固大型储油罐地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水荷载预压和砂袋预压在天(津)汕(尾)国家重点高速公路梅州西环高速跨G206国道高架桥施工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法和实验成果,并对预压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44.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45.
改性淤泥做码头填筑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新型固化剂对江底淤泥的改性作用,使得江底淤泥达到作为堤岸码头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同时使得淤泥改性后淤泥改性土在抗剪强度指标上达到C≥30Kpa、内摩擦角f>25°,成为工程用土。一方面可以减少江底清淤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将淤泥作为填筑材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6.
在软弱混合岩粉砂质粘性土层中暗挖施工地铁隧道,由于该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呈软塑状,含水丰富,含砂率高,粘性很差,孔隙比达到0.9,自稳能力差,暴露后马上坍塌,自稳时间短,承载能力差,遇水后几分钟便软化崩解,触变性强,施工扰动易液化,导致隧道施工困难。在此,结合工程实践,开发了在此种土层中施工的经济合理方法,且能满足工期要求。施工前,进行地面加固、超前降水等措施;施工中,进行超前支护,提高每循环作业的施工速度和效率,每循环完毕,及时封闭掌子面。为类似地层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48.
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桥梁及桥梁墩台、空间梁单元模拟钢轨、弹簧单元模拟桥梁与墩台及轨道之间的连接,建立梁—轨纵向相互作用三维有限元空间力学模型。以丰沙线永定河单线铁路桥梁、秦沈线沙河双线铁路桥梁对其进行计算验证。以秦沈客运专线32 m多跨双线整孔简支箱型梁桥为例进行纵向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开,钢轨挠曲附加力有明显增大;列车在桥上单线制动,四根钢轨的制动附加力有较大的差别;列车在桥上双线对向制动,相比单线制动,钢轨制动附加力有一定程度增大,但增大得并不多。  相似文献   
49.
江苏太仓杨林塘大桥为鱼腹式单肋拱梁组合桥,其造型美观,受力复杂,对其进行稳定分析十分必要。采用midas程序,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理论。对该类桥梁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关于规定曲率弯矩方程弯矩正负号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曲率弯矩方程的物理概念及用此方程建立梁(柱)弯曲微分方程的思路,论述了在建立梁(柱)弯曲微分方程中规定弯矩正负号(简称这种规定)引起的问题:1)这种规定破坏了曲率弯矩方程所反映的物理概念及用曲率弯矩方程建立梁(柱)弯曲微分方程的思路;2)这种规定导致了梁(柱)截面内力矩与梁(柱)曲率正负号无关的错误概念;3)按这种规定建立梁(柱)弯曲微分方程须记住弯矩正负号的规定,与此种规定对应的坐标系,不考虑梁(柱)曲率的正负号等3条内容,否则得出错误结果。建议材料力学在阐述梁(柱)弯曲微分方程中删去这种规定,以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