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147篇
水路运输   245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松花江大桥耐久性检测与碳化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花江大桥主桥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对该桥的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碳化深度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耐久性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要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实测值均满足原设计要求;桥墩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测试值离散性较大,混凝土密实性存在一定差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良好,主要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统计规律。利用概率方法及可靠度理论对松花江大桥进行碳化耐久性分析和使用寿命预测,结合桥梁结构形式得到该桥的碳化寿命为107年。  相似文献   
542.
张炳林 《路基工程》2010,(2):204-205
介绍了化学植筋技术中植筋锚固深度的确定方法,并按国标《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计算了实际工程中的植筋锚固深度,对遇到构件最小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4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诱发造成了众多堰塞湖。文中利用ArcGis绘制灾区地形水系图,结合堰塞湖分布状况,分析得出了与堰塞湖形成有关的地形、水系因素。  相似文献   
544.
基于弹性波法的高速公路护栏立柱埋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性动力学知识,研究了不同频率下弹性波在未埋地与半埋地钢管立柱中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弹性波理论对钢管立柱埋深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由于钢管立柱规格、批次的差异,导致弹性波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与理论值有所不同,故在有条件时,即有与所检测对象同规格、批次的未用立柱,可用实测的传播速度作为检测波速;无条件时则采用理论值。试验表明,使用本方法检测的立柱埋深最大绝对误差小于16mm、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9%,完全满足工程检测要求,可用来对护栏立柱埋深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45.
该文根据武汉市龙王庙堤防险段水下地形监测特点,介绍了一种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量技术结合的监测模式,论述了该险段水下地形监测方案,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546.
嵌岩端承桩桩底冲切实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多数工程师对嵌岩端承桩钻探深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该文对嵌岩端承桩的桩底冲切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基础冲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桩底冲切的思路,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嵌岩端承桩的必要勘察深度。  相似文献   
547.
针对稳定土拌和机作业时对拌和深度、转子速度、尾门开启角度、大臂锁销插拔位置无法数字化直观显示的问题,通过设置传感器、单片机等开发了数字显示作业参数的综合显示仪,使拌深显示、转速显示等简单方便,确保了拌和效果和安全操作的能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8.
研究了苏通大桥各关键部位混凝土的一维、二维和三维碳化和加载状态下的一维、二维碳化;并结合大桥所处环境进行了基于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的寿命预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采用二维和三维碳化进行混凝土的寿命预测比传统的一维寿命预测分别要短42.3%和66.1%(以承台为例);载荷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明显增大,应力比为0.35时的一维、二维碳化寿命预测要比不受力时短36.7%和13.5%(承台)。  相似文献   
549.
应用构造深度表征沥青路面的离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的离析,在生产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离析的本质是沥青混合料颗粒组成、混合料结构和空隙结构存在的变异。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三者独自或组合出现的状态。之后为了判别离析,提出以表面特性指标——构造深度分析离析的方法,并分析了路面检测构造深度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证明其符合正态分布。最后设计不同级配和变异的同一级配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实验,验证了以构造深度判别沥青路面离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0.
吴浩  欧勇鹏 《船舶工程》2015,37(10):21-25
为揭示气泡船不同航行姿态下的气层稳定性,采用RANS方程与VOF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大型平底气泡船粘性流场数值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航行横倾角、航行纵倾角对气泡船凹槽中气层形态及稳定性的影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凹槽深度与宽度之比为h/B时,存在一个临界横倾值arctan(h/B),当横倾角小于该值时可形成稳定的船底气层;横倾角大于该值时船底气层出现破碎现象,且横倾增加,破碎现象加重;较大的船体尾倾角会使气层发生破碎,对气层的稳定性不利,在航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