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实体工程的实施,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并针对隧道内路面施工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2.
青藏高原冻土区灌注桩入模温度对地温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冻土区单桩地温场的热分析模型,然后以青藏高原清水河某地段夏季施工为条件,考虑实际气温和地温的初始条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混凝土入模温度从5℃提高到12℃时桩周地温场的变化,分析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对桩的自然回冻时间及施工进度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进度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原理和方法,及潭邵高速公路水府庙大桥施工控制的实施步骤和结果,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保证了桥梁建成后的线形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54.
叙述了康明斯飞轮壳毛坯国产化研究过程,通过较合理的工艺设计,运用CAE/CAD/CAM技术制造出合格的工装,保证了铸件的尺寸精度;采用因子设计科学地选择化学成份范围,使材质稳定达到HT250。并通过调试完善生产工艺,使铸件的质量达到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5.
慈溪市陆中湾江桥单侧挂篮合龙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溪市陆中湾江桥是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PC连续箱梁桥,出于简化施工的目的,施工过程中拟采用单侧挂篮进行中跨合龙段的施工。文章从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应力及成桥后的内力、应力等方面,将该单侧挂篮中跨合龙法与常规的吊篮对称合龙施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施工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56.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特点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施工难度大,如果对岩土工程条件认识不足,选用的施工方法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以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将乐玉华洞大桥为例,介绍了在岩溶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中应采取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7.
为验证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注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白沙沟1#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悬臂浇注施工全过程模型试验;测试了拱圈变形、控制断面应力和扣索索力,并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相符.结果表明,拱圈在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注施工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58.
对高速动车组用制动夹钳材料的化学成分、铸造性能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浇铸了3种型号的制动夹钳,并对其进行了静强度试验、扭矩疲劳试验和振动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生产的制动夹钳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200~300km/h动车组制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9.
为实现铁路货车转向架摇枕结构最优的目的,在Pro/E三维建模基础上,采用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对转K6型转向架摇枕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铸件的凝固顺序。通过温度场分析,找出铸造热节,对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区域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改进后的摇枕结构进行静强度分析,确保满足铁道部相关标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0.
冯旭 《铁道建筑技术》2014,(2):97-102,112
详尽阐述了澳门南湾A12号地段商住项目超大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若干要点。该项目在距地面10 m高处设计了3 m厚,面积2 740 m2的板式结构转换层,对于这样一个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介绍了"平面分段、垂直分层、底层支撑上层、钢筋一次绑扎成型"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模板支撑系统、超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防裂、巨型钢筋笼的绑扎固定"等方面的施工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