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425篇
综合类   488篇
水路运输   254篇
铁路运输   271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考虑桩岩相互作用,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嵌岩抗滑桩进行内力分析。同时采用传统K值法,桩端支承条件分别按固定、铰支和自由考虑,计算出3种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桩身内力,并分别与有限元法的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K值法采用桩端固定支承条件得到的桩身内力更接近有限元分析结果,故在嵌岩抗滑桩工程设计中,桩端支承条件应按固定端考虑。  相似文献   
172.
对Ekman模型的条件和参数的经济含义给予了明确解释,并证明了该模型在计划期内最优解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最优解的充分条件,从而保证了沿必要条件得出的轨线必然是最优轨线。最后对该模型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轨线及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3.
吴云  赵维  陈晨 《北方交通》2007,(7):12-15
随着山区公路及港口工程建设规模的加大,高边坡工程大量涌现。与之相关的工程事故及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对高边坡的加固问题及保护美化问题都很突出。对工程防护及综合防护两方面的常用防护方法的机理、设计、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4.
地质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施工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步骤,根据有关结构面的发育规律,利用做图的方法对可能造成施工灾害的不良地质体进行了图解预报分析,结合在小坪子隧洞中的预报结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5.
为确保膨胀土地层渗水后,矿山法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过程隧道及车站的安全,以合肥地铁5号线下穿既有车站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PLAXIS 3D岩土有限元软件精细化模拟整个施工过程,计算分析隧道、地层及既有车站结构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下穿车站结构时经历的应力场较低;引起的地层变形主要表现为底部隆起和掌子面回弹变形;隧道下穿后,车站结构表现为中部隆起,前后两端沉降,施工时应控制既有车站的局部上浮。结合监测数据分析,表明隧道自身和既有车站基本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施工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76.
以位于深大断裂交汇区的大(理)临(沧)铁路红豆山隧道为例,在分析隧道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隧址区有害气体现场监测和室内试验分析及隧址区断裂构造特征,研究构造复杂区非煤地层隧道内有害气体的成因机制和运移模式。结果表明:隧道内主要有害气体为高浓度CO2和较高浓度H2S,以断裂带及花岗岩蚀变带为运移通道;隧道内有害气体为无机成因气,来源于深部壳幔地层,其中CO2的同位素值在-0.3‰^-8.0‰之间,可判定隧道内有害气体为岩浆-幔源及变质混合成因;隧道穿越的诸多张性断层既可作为储气断裂,也可视为幔源岩浆气向上运移的疏气断裂。  相似文献   
177.
灾害链式演变是重大灾害形成的主要诱因,探明城市轨道交通典型灾害间的链式衍生发展规律对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灾变链式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特征及灾情链式传递规律展开研究;并以地铁水灾为例,构建灾害链演化网络模型;而后采用出入度、子网节点数、所含支链数和介数中心度分析法,对该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结论为:在城市轨道交通灾害演化系统中,各类灾害连接紧密、链生性强,传递性高;在地铁水灾演化网络中,车站用电设备故障、隧道结构性能劣化和地下承压水上升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研究成果为构建地铁运营风险预控与断链减灾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8.
渭河隧道是宝鸡至兰州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区内地质构造运动较活跃,黄土滑坡、富水砂岩层及饱和卵砾石等不良地质发育,复杂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着渭河隧道选线工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理论计算、地质分析等方法对影响隧道选线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竖向绕避滑坡群方案,通过分层抽水试验解决了复杂地层涌水量计算参数的问题,对合理确定隧道埋深和辅助坑道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基于磁流变橡胶在机车的主动减振及降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磁流变橡胶的磁致压缩力学性能。通过建立磁流变橡胶的RVE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软件研究磁流变橡胶的静态磁致压缩力学性能;计算磁流变橡胶的磁性颗粒复杂网络特征参数;探索磁流变橡胶磁性颗粒复杂网络的特征参数与磁流变橡胶磁致压缩模量之间的关系;与实例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论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橡胶的磁致压缩模量与其磁性颗粒网络的特征参数有关,其磁致压缩模量的峰值是由磁性颗粒的复杂网络分形特征参数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0.
为修正三维地质建模的结果与实际分布情况的差别,在CATIA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水利水电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引进虚拟钻孔技术修正三维地质模型。系统分析三维地质模型误差的主要来源,包括建模初始资料与地质建模方法;介绍虚拟钻孔技术在水利水电三维地质模型中的适用范围,并提出虚拟钻孔技术修正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以某大型水利工程为例,结合虚拟钻孔技术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的建模流程,系统阐述其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上修正地质模型的过程,计算结果达到了修正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虚拟钻孔技术的引进能一定程度提高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该技术可以为其它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