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阐明了以往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区域城镇空间形态演化是路网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判定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发展阶段是进行公路网布局的基础。详细提出了建立空间体系发展阶段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判定指标的选取和权值的确定以及指标的评价,为基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分析的路网布局规划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阳泉市农村公路的调研,总结了农村公路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缺陷和病害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可行性预防对策,为今后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3.
崇义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该县红色旅游发展具有地理、生态等各方面优势,但交通、文物保护、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也面临极大挑战.该县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利用当地优势,从红色旅游形式、宣传促销力度及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入手,全面促进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54.
为了加速皖北地区城市化进程,推动皖北城镇群发展,对皖北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研究探讨。根据皖北地区城镇群的特征,采用点线面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分析规划法,分为主骨架构建和线网扩充两个层次进行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提出契合城镇体系布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研究形成"双核、六射、一连一贯通"的城际轨道线网形态,有力支撑皖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中心镇是乡村型社区向城市化转变的过渡阶段。文章结合中心镇过境交通比重高、内外交通不协调、交通设施不完善等对外交通特征,围绕中心镇对外交通体系规划方法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构建了中心镇对外交通规划方法体系,从对外交通规划内容、思路和流程、规划方法等方面形成规划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56.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的城镇街道化现象也日益凸显,如何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保障公路快捷畅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集镇规划与路政管理在现实与法规方面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指出这一问题的不良后果,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7.
轨道交通对于节点城镇建设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上海市为研究背景,采取实证分析与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如何利用建设轨道交通的机遇,引导大城市空间结构和郊区城镇的合理发展。对上海市现有的城区外围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阐释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外围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通过分析莘庄镇在轨道交通建设前后的发展变迁历程,剖析轨道交通对于郊区城镇的社会经济、城镇建设的影响。通过总结现有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发展经验,阐述轨道交通对于郊区节点城镇发展建设的影响机制。轨道交通对于设有轨道交通站点的中心镇建设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镇职能与产业发展、城市化水平、用地布局结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发展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城镇自身发展潜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59.
为探索利用房价利益返还实施郊区线的可行性,针对郊区线对房价的影响展开研究. 将郊区线各实施阶段影响范围外房价设为参照组分析房价增值与否,并与市郊线进行对比. 对经典的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改进,将房价的差值作为因变量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房价增值规律. 东京都案例结果表明,郊区线会引起地价增值,但力度弱于市郊线. 郊区线在公告期到市中心单位时间节省引起的地价增值最大;地价增值影子价格随实施阶段的推移依次下降,且郊区线下降程度更甚,其增值效果的稳定性比市郊线弱;郊区线到郊区副中心单位时间节省引起的地价增值更稳定;到市中心单位时间节省带来的各圈层地价增值在公告期表现出明显的递远递减规律. 研究结果为决策者提供了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 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配模块和空间开发模块,客观地模拟主城与新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相应土地及空间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需求时变等特征,同时兼顾新城与主城开发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及土地空间制约条件,针对新城与主城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如客货运输)对交通需求进行一体化预测,实现新城与主城、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与协同。本文以武汉市长江新城为研究案例,基于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城和主城的 PECAS(Production-ExchangeConsumption-Allocation-System)土地利用与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分析并评价了其2015-2035年的土地利用形态及交通系统的平衡性,评价结果验证了本文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