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239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274篇
铁路运输   18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年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使交通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量化研究方法等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交通承载力向上与城市交通规划,向下与机动车需求管理融合,可以得到多个延伸的科研选题。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一定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就是道路网络或基础设施现有或未来的承载状态,即交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通环境稳定时,道路交通设施单元或系统的承载能力或阈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这3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评价量化方法有效性难以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缺少标准化,复杂系统承载力缺乏综合的内外部耦合协调分析,以及应用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首先,未来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交通承载力理论体系;其次,标准化评价指标,建立有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交通系统内外部的耦合协调机制,提出协同优化策略;最后,改进应用技术方法,拓展自身及交叉领域应用。为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保障,为促进我国交通可持续文明发展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2.
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分析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机理,从岩石热-弹性作用和温度扩散方程出发详细介绍了热-弹性耦合强度量化参数PTC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几种常见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结果表明,岩石的热-弹性耦合强度一般处于10^-3量级。同时,就提出的无量纲参数PTC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车桥振动问题现状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车辆模型及其振动方程的建立、车桥系统的耦合条件分析及耦合振动方程的求解三个方面对车桥振动现代理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车桥振动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有助于更加真实地模拟车辆和桥梁的性态和揭示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4.
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考虑了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桥桥面因温度和徐变作用而产生的变形影响,将其以组合曲线的形式叠加到轨道不平顺中进行列车走行性分析,建立车桥系统振动方程。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建立列车和桥梁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桥面徐变变形及温度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桥面的徐变及温度变形所致的线路不平顺对轮重减载率、车体竖向加速度和竖向Sperling指标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评判桥上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时,尤其对于高速铁路,应考虑混凝土徐变及温变产生的桥面变形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影响。  相似文献   
95.
基于伽辽金变分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轮轨摩擦耦合热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轮轨摩擦热与钢轨接触区热膨胀位移、摩擦温度、应变和应力的关系。模型中温度场和位移场由耦合方程同时求解,但没有考虑惯性项和材料阻尼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与非耦合求解的温度场和位移场的计算结果一致,钢轨表面各点滑动位移的方向与车轮滑动方向一致,垂向位移方向先负后正;钢轨表面各节点进入接触区后,温度快速上升,但高温持续时间短;在滑动方向上,钢轨接触点先受压应变后受拉应变作用,垂向受拉应变作用,滑动方向压应力明显高于垂向压应力,钢轨接触斑前后节点滑动方向应变符号相反;垂向高正应变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接触斑后半轴上,最大剪应变与剪应力区在接触表层以下。  相似文献   
96.
独立轮对耦合转向架导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独立轮对转向架方案——独立轮对耦合转向架.理论分析表明,独立轮对耦合转向架不仅在曲线上具有很好的径向调节功能,而且在直线上也具有良好的复位性能,说明独立轮对耦合转向架能解决独立轮对的导向问题.建立了独立轮对耦合转向架的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分析该转向架的动态导向性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7.
列车驶入桥梁时,必然带有一定的初始条件,此值对计算车桥耦合振动中桥梁的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在路基上运行不同的长度区间,以不同的行车速度、不同的车辆类型,对高速铁路车桥耦合振动的初始条件加以分析。可知当行车速度相同时,取不同的行车区间,竖向位移几乎不受影响,横向位移与所选取的运行区间有关。桥梁跨中横向位移还与选取的车型有关。  相似文献   
98.
采用动态子结构法和有限元与无界元耦合分析高层建筑--地基空间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无界元在模拟地基问题上具有很大优越性,不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且节省机时,在柔性地基上设计高层建筑考虑结构与地基的相互作用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9.
采用ANSYS对脊骨梁的"肋梁-桥面板体系"进行了车桥耦合分析,考虑了车辆行驶速度和肋梁间距2个主要因素,运用限元瞬态动力时程分析的手段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得到了局部构件的冲击系数,提出了在对于此类桥梁进行设计时,应进行专门的动力学冲击效应分析,以确保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0.
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系统常用的弹性元件.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刚柔耦合的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悬架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说明刚柔耦合建模技术在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