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376篇
综合类   471篇
水路运输   395篇
铁路运输   143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郑鹏翔 《船舶》2012,23(5):12-16
以一艘3 800 t起重铺管船为例,简要介绍起重铺管船破损稳性计算中一些需特殊考虑的问题,并比较横贯进水对于破损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横贯进水装置对于这类船型的破损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文章对传统的基桩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能用于基桩损伤诊断的模态参数法、基于频响函数变化的损伤诊断法、模型修正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小波分析法、残余力向量法进行探讨。最后对基桩损伤诊断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3.
蒲刚  许鹏  任平  薛置滢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2):31-32,109
该文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研究基于最长跑道距离的机场跑道毁伤效果评估方法。按照机场跑道的毁伤特征,引入机场的最长跑道距离,通过比较机场的最长跑道距离和某型飞机最小起降窗口的长度来评估机场跑道的毁伤等级,并仿真实现,评估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134.
刘峰  王自力  崔维成 《船舶》2006,(3):24-27
文章用数值仿真法研究了船舶结构搁浅中的内部力学问题,分析了典型双层底结构的损伤变形、受力和能量耗散结果。研究表明,损伤变形集中于搁浅的区域,搁浅力学问题主要考虑局部的船体结构;肋板的存在显著地增加船底结构的抗搁浅能力,使礁石的垂向贯入量会略有减小;当纵桁远离搁浅区域时,它的吸能能力无法发挥,抗搁浅作用明显削弱。  相似文献   
135.
For non-linear systems the estimation of fatigue damage under stochastic loadings can be rather time-consuming. Usuall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is applied, but the coefficient-of-variation (COV) can be large if only a small set of simulations can be done due to otherwise excessive CPU time. The reason is that the fatigue damage estimation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largest values from the simulations. The paper suggests the additional use of the 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FORM) to get a better estimation of the tail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ed fatigue damage and thereby reducing the COV. For a specific example dealing with stresses in a tendon in a tension leg platform the COV is thereby reduced by a factor of three.  相似文献   
136.
A conceptual design framework for collision and grounding analysis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crashworthiness of double-hull structures. This work attempts to simplify the input parameters needed for the analysi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tep towards a design-oriented procedure against collision and grounding. Four typical collision and grounding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1) side structure struck by a bulbous bow, (2) side structure struck by a straight bow, (3) bottom raking, (4) bottom stranding. The analyses of these scenarios are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of striking ship dimensions, velocities, collision angles and locations, as well as seabed shapes and sizes, grounding depth and locati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damage extent considers the 50- and 90-percentile values from the statistics of collision and grounding accidents. The external dynamics and internal mechanics are combined to analyse systematically the ship structural damage and energy absorption under accidental loadings.  相似文献   
137.
盾构法广泛应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的建设中,盾构管片的病害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文章针对某地铁在建盾构隧道突发管片破损病害,绘制了管片破损病害展布图,分析了相关资料和检测数据,明确了病害的成因机理,制定并实施了相应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管片背后大范围空洞导致围岩对隧道的约束不足,引起已成型隧道在盾构机反推力和扭矩、同步注浆浆液浮力、刀盘水土压力和扭矩等作用下发生类压杆弯扭失稳是导致该病害的主要原因;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表明"背后注浆填充+破损部位修复"两阶段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管控同步注浆质量,防止隧道轴线偏移引起盾构管片发生开裂破损等病害。  相似文献   
138.
王天 《铁道勘察》2021,(2):81-86
为研究柴达木盆地地区强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配制与现场土壤腐蚀浓度相近的腐蚀性溶液,对掺加特定外加剂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进行冻融、盐浸循环试验,通过检测试件的电通量、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等参数研究其腐蚀规律及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强腐蚀环境下,低强度混凝土耐久性较差;掺加抗冻防腐剂后混凝土密实性可提高28%~53%,抗压强度损失率可减小22%~54%;氯盐对混凝土的侵蚀破坏起主导作用;混凝土腐蚀破坏前期表现为盐类结晶膨胀型破坏,后期主要是氯盐溶蚀破坏;混凝土破坏为氯盐和硫酸盐共同腐蚀的破坏效果叠加。根据试验结果及腐蚀机理,提出强腐蚀环境下考虑设计、施工、养护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综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9.
文章通过3ds Max和AutoCAD软件设计出移动式损管训练舱堵漏水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完善了堵漏训练所需的配套设施,解决堵漏水的循环利用,使损管堵漏训练能满足海警官兵日常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40.
陈罡  王灿 《船舶工程》2020,42(2):143-147
以等离子弧切割机割嘴为研究对象,分析船体零件切割机工作过程中切割电流和不同切割距离的健康指数变化,建立基于切割电流监控的切割机割嘴监控装置,确定电流传感器布置方案和合理的参数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割厚度为12 mm、坡口为0°的板件时,采用切割机电流监控装置,割嘴切割距离提升了8%,零件切割质量问题数减少了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