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篇
  免费   115篇
公路运输   637篇
综合类   613篇
水路运输   331篇
铁路运输   299篇
综合运输   6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海水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附性、马歇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试验,讨论了SBS改性沥青耐海水及硫酸盐溶液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海水和硫酸盐溶液的作用下,SBS改性沥青的水稳定性有一定下降。通过掺加短纤维增强的方法。可以减弱海水及硫酸盐溶液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半自动闭塞系统的功能需求,指出了继电半自动闭塞系统的不足。给出了基于光纤通信网的计算机半自动闭塞系统设计方案。研制光纤半自动闭塞系统的工程样机并成功应用于舞钢线铁山等车站,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满足半自动闭塞系统的功能和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提出并分析了基于光纤网络的IP电话系统,针对IP电话网中的时延,抖动,数据包丢失等关键问题分别进行分析。找出了取消网关,路由器和采用光纤化等解决方法,比较基于H.232协议的IP电话与基于SIP协议的光纤IP电话系统,发现利用光纤网能很好补偿时延和改善数据包丢失等问题,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IP电话系统的性能得到很大提高,采用排队论进行了流量分析,证明以上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5.
E2地震作用下减隔振桥梁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某减隔振桥梁为例,建立该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选取适宜的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同时模拟了弹塑性减隔振球型钢支座,并采用人工拟合的3条地震动时程曲线对该桥进行了E2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验算该桥在E2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经过详细的验算与分析,验证了本桥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实际工程中的非规则桥梁在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钢纤维掺量及规格对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钢纤维掺量(0%、0.5%、1%、1.5%、2%、2.5%、3%、3.5%、4%)和长径比(65、80、90、100)进行对照试验,分别得到试件的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5时,随着掺量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6.84、43.74 MPa,对应的钢纤维掺量分别4%和3.5%。当钢纤维为2.5%时,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呈增加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4.89、42.05 MPa。在满足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钢纤维的长径比,较少桥梁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及最优钢纤维掺量,进行掺量为25、30、35、40 kg/m3的4组(每组15根)钢纤维混凝土切口梁试验。通过对荷载-挠度变化规律曲线分析,发现钢纤维掺入对混凝土开裂后的力学性能、弯曲韧性有显著提高,开裂后荷载二次峰值较初裂荷载最大提高了41.5%;基于CECS 13∶2009标准,分析钢纤维混凝土的能量吸收和弯曲韧性比,获得单位质量钢纤维能量吸收与钢纤维掺量的曲线关系,并推导弯曲韧性比与钢纤维掺量间的关系式,结果认为掺量为36 kg/m3时钢纤维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弯曲韧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轨道电路是用于检测列车是否占用轨道区段的设备,正确判断其分路状态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当出现轨面生锈或积污等问题时,由于分路电阻过高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这将影响分路状态的可靠判定,轨道区段占用检测方法仍存在瓶颈。对此,利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压力传感技术的优势,结合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轨道动力学分析结果,设计轨道占用检测的系统结构;监测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统计列车进出轨道区段的轮对轴数,通过轴数比较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的轨道区段占用检测问题。对光纤Bragg光栅纵向应力特性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FBG的中心波长漂移量和纵向应力的改变成正比,即和钢轨受力形变所产生的弯矩变化成正比,这种应力特性可有效应用于轨道区段的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周期时变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周期时变性特征,并根据该特征在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马尔科夫算法,以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用无偏GM(1,1)模型拟合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再以此为基础进行了马尔科夫链预测,并采用多转移矩阵排除客流数据中噪声数据的扰动。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短期预测中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多刚体和刚柔体耦合的高速动车组拖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多种工况的数值计算,获得随机激扰下轴箱垂向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表明车辆在高速运行时,随速度的提高,刚、弹性轮对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偏差增大;结合高速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弹性体轮对的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