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111篇
公路运输   615篇
综合类   832篇
水路运输   331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从级配碎石基层的研究现状出发,讨论了级配碎石在级配良好并得到充分压实的情况下,利用其嵌挤作用,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排水性能。深入分析了级配碎石基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对级配碎石广泛应用于路面基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沥青碎石混合料(ATB30)的级配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涛  黄立葵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2):141-144,149
采用泰波公式的不同幂指数n值和均匀设计法对沥青碎石混合料(ATB30)的级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粗集料含量与间隙率指标的关系,提出了选择嵌挤型混合料集料级配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3.
如何有效防治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是路面修复工程中所面临的一个较普遍问题。文章以国道324线田阳段利用级配碎石作为补强层成功处理该问题为实例,探索了旧水泥砼路面加铺级配碎石补强层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4.
介绍了内蒙古老集高速公路下湿地(软土地基)工程地质情况,并提出该路段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其中包括在软土地基上实施沉降与稳定监测的观测仪标的埋设、观测断面布设等。同时对该软土路段长期的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46.
徐红明 《中国修船》2008,21(5):11-14
基于认知系统工程分类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船舶机损事故人误原因因素结构模型,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因素的权重,确定相关因素的影响力排序。给出了一种识别船舶机损事故中人误原因主要影响因素的实用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减少船舶机损事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满足城市地下管廊、城际快速地下交通网的建设需求,中国隧道工程的应用率与日俱增。砂砾地层因黏聚力较低,与其他地质条件地层相比工程特性明显。在分析类似地质情况下的盾构隧道受力时,连续性介质假设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应从非连续介质角度分析隧道及其周围岩石介质的受力分布。通过光弹试验观测砂砾地层中隧道-围岩系统内的力链强弱及其分布形式,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力链信息。在光弹颗粒中设置圆形管道以模拟盾构隧道,并通过改变内置管道的直径大小,改变上部及侧部载荷大小,以及在管道底部进行光弹颗粒释放,来分析砂砾地层中隧道直径、埋深变化及隧道底部的地层破坏、流动对隧道-围岩系统中力链分布的影响。利用颗粒元软件PFC对试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以验证试验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力链是砂砾地层与隧道之间载荷传递的主要方式,围岩与隧道间的接触力分布具有非对称性;隧道的椭圆化程度及其周围砂砾岩层中的力链密度,均随着隧道直径和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砂砾地层破坏、流动时,隧道-围岩系统内的力链也被破坏并重新分布,地层内维持系统稳定的“环状”强力链退化成为“拱形”强力链,系统自稳性产生破坏,此时应采取措施强化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汪满明 《中国海事》2010,(10):34-36
面对天灾人祸,我们有多少无奈、痛心疾首。面对海、陆、空交通运输高风险的行业特点,在每一次灾难性事件发生过后,我们有多少专家深入现场对黑匣子、事件始末进行过反复论证。本文尝试对"石亭江预案"要素加以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巩固提高我们航运业预案的水准。  相似文献   
49.
随着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建设里程不断增长,相较于常规平原地区,高寒冻土区公路建设过程要克服冻土路基带来的各类不良影响。针对热扰动对冻土区片块石路基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该区域高等级公路路基状态的过程中,采集片块石路基的温度状态、吸放热状态和冻融循环状态等方面数据,探讨了其热状态变化的整体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片块石路基在冻土区有着很好的热稳定性作用,可实现主动冷却作用;片块石路基能通过加快温差空气间的流通速度,避免热扰动对路基温度产生过于明显的影响,从而减少热扰动所带来的各类路基病害;片块石路基正下方的最大融化深度正逐步提高;片块石路基的阴阳面存在吸放热不平衡的情况,阳面路肩吸放热量达到阴面路肩吸放热量的2.7倍,阳面坡脚吸放热量达到阴面坡脚吸放热量的2.3倍;随着片块石路基阴阳面吸放热不平衡的发展,其对应的阴面冻土升温速度小于阳面冻土,阴面冻土上限发展程度同样小于阳面冻土。  相似文献   
50.
基于一般的剩余格,引进了正则滤子的概念,给出了正则滤子的一些特征刻画,并且建立了正则滤子与其它一些特殊滤子(G-滤子、MV-滤子、Boolean滤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了一个剩余格为正则剩余格当且仅当它的每个MP滤子是正则滤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