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1篇
  免费   209篇
公路运输   632篇
综合类   1660篇
水路运输   792篇
铁路运输   824篇
综合运输   25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来源于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信息系统的集成.本文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基于GIS-T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架构设计.本系统的建设目标是,研究开发为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服务的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建成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实时的、可视化的交通管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此,分别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上、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发与研究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从一定程度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2.
介绍武乡互通方案的设计思路,将互通、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风景区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充分体现互通作为高速公路出入口功能、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以及风景区的景观、窗口功能.更大发挥该互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信息融合系统通过关联系统的信息整合,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基于对IT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的特点,数据预处理的分析,结合数据融合的级别,提出一种新的面向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不同的数据需求.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上海知识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服务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核心产业。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的发育程度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上海由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的时机选择和进程。本文以上海所处的大都市圈为市场基础,从供需两方面考察上海知识服务业的发育状况和发展潜力,并通过与国外大都市知识服务业的对比研究,发现上海的差距和发展空间,并基于此提出发展上海知识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推动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沟通交流和推广应用,本文在概括总结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基于浮动车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旅行时间和平均速度估计及预测、拥堵状态判断的核心流程,介绍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的关键技术,其中主要包括浮动车地图匹配算法和路段旅行时间估计算法等,展望了浮动车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路径信息诱导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与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建立了路径诱导信息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描述信息发布者通过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手段优化路网层面的性能函数,下层模型采用效用函数描述驾驶员最优路径选择行为,其决策变量为交通信息类型,从而将交通信息对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引入模型中。利用极点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路网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得出了各种交通信息条件下上层目标函数值。虽然计算结果存在8%~13%的波动范围,但交通拥堵时发布的拥堵消散信息是最优方案,定性信息带来的总体效益要好于指示信息,因此,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997.
GIS在ITS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GIS、GIS-T的概念、GIS在ITS的作用、GIS系统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B/S结构设计GIS,并设计了GIS的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系统维护与刷新;设计了GIS-T的应用界面,这样的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并已经用于兰州市ITS的建设中。文中最后列举了GIS-T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面向制造业产业链的协同商务平台集成框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链企业间协作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制造业产业链的协同商务平台框架.采用面向方面的设计思想,设计了基于公共基础组件的软总线模式,用于支持各业务系统在运行时的动态注册、授权和维护.该框架实现了在协同商务模式下各业务系统的松耦合集成,支持以盟主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在动态商务环境下随时调整合作伙伴和扩展业务功能.  相似文献   
999.
A distributed and adaptive framework (DAF) was proposed for provision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IPv6 network. In DAF, per-flow admiss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a new IPv6 flow label mechanism, can be performed instantaneously in a fully distributed and independent fashion at the edge of network without hop-by-hop signaling. The flow label helps in resource reservation and packets forwarding for aggregated traffic on an edge-to-edge path basis. In addition, a bounded directional probing technique for DAF was designed to reconfigure resource reservation adaptively between every pair of edge router for aggregated traffic according to the fluctuation of its traffic loa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AF provides QoS guarantees to individual flows with minimal overhead, as well as keeping the scalability characteristic like DiffServ.  相似文献   
1000.
Applications on iterative control an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 were developed. Two new charts derived from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 (EXIT) chart were employed as the designing tools, which are called as output mutual information chart with defined iterative degree (DID) chart and near optimum output mutual information (NOMI) chart respe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EXIT chart, they can show the iterative performance on the whole signal-to-noise ratio range with one single curve, whereas computation complexity is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bit error ratio (BER) performance curve. The iterative control was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a near-optimum iterative degree vector determined by NOMI chart, the reasonability of uncertain parameters was analyzed in one MIMO system. The concepts were illustrated based on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coding (BICM-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