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2篇
  免费   179篇
公路运输   989篇
综合类   1102篇
水路运输   668篇
铁路运输   406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1 毫秒
71.
大型活动举行期间,政府采取临时车辆管制来疏导交通流量。企业采取物流路径重构的应急措施,使原有供应链能够持续。设立了一个制造商,一个供应商,一个应急车辆转换点,建立(r,Q)库存模型。比较了物流路径中断前的原策略和物流路径重构后供应链协调策略的库存成本差异;比较了物流路径中断后供应链协调策略和非供应链协调策略库存成本差异,推导了最大成本损失比例。本文认为政府应对需要进行物流路径重构的企业提供补贴,或提供免费的应急点建设;企业应尽量采取供应链协调策略减少库存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72.
张莉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190-192
常规的物流运输航线选取模型无法获取实时天气及周边环境信息,导致绕避台风不及时。为此利用智能网络技术,设计海上船舶物流运输最佳航线选取模型。分析随机变量对物流运输路线的影响,利用智能网络获取船舶实时位置,计算航线运营成本,了解运输总需求,分析船型大小与其挂靠频率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靠泊港口与靠港顺序,完成智能网络下海上船舶物流运输最佳航线选取模型设计。采用仿真对照实验,测试该模型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将智能网络技术应用到最佳航线选取过程当中,能够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准确地制定船舶绕避台风方案,选择最为合适的物流运输航线,保证货物安全并准时到达。  相似文献   
73.
针对传统冷链物流配送船舶路径优化选取系统存在选取的路径可行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规划的冷链物流配送船舶路径优化选取系统设计。首先架设双层资源计算平台,通过多服务机组云端交互的方式,完成硬件平台的架设;接着,引入双层规划资源算法,对船舶航行相关航线数据进行全局分析,得到均衡要素分析下的可选取路径的合集;最后,通过引入遗传碰撞择优算法,对合集内的路径进行最优值碰撞计算,从得到最优路径完成选取;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进行实验证明,通过对比数据证明所设计的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4.
为解决声呐系统的低频电磁干扰故障,基于电磁干扰三要素中的辐射耦合路径,提出了一种采用坡莫合金与波纹管相结合的电磁屏蔽整改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磁干扰的形成机制以及舰船平台上的常见类型,采用对比试验与电磁环境测试,掌握了此次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通过电磁屏蔽试验以及试验改进,验证了整改方法的可行性。在舰船上实施改进的整改方法,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声呐系统的低频电磁干扰故障。  相似文献   
75.
公路沿线雕塑在公路整体景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受众面广,且有自身鲜明特性。但目前国内对此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不仅制约了文化建设,而且由于认识深度不够导致错误建设,造成舆论争议、资源浪费甚至安全隐患。本文通过一个国内失败案例和一个海外成功案例对比分析,总结出公路沿线景观雕塑建设实践操作路径及制度层面策略,以提升中国公路沿线景观建设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76.
在从一元到多元的文化转型中,主流文化传播面临着传播内容落后、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些直接影响了主流文化的传播效果,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给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带来许多挑战。应创新主流文化传播的内容、方式,促进主流文化传播互动,提高主流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智能电动车在弯曲道路场景下进行避障规划的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将笛卡尔坐标系转换为曲线坐标系的方法, 利用5次贝塞尔曲线对弯曲道路场景中的车道线进行逼近得到参考路径, 通过对参考路径进行弧长参数化, 以弧长为横坐标, 横向偏移为纵坐标的方法建立曲线坐标系, 根据车辆和子目标点在曲线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 采用3次多项式实时生成候选路径, 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候选路径进行优化; 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以某智能电动车为平台, 利用单目相机、64线激光雷达、工控机等设备搭建试验车, 通过Apollo平台对车辆在弯曲道路场景中的避障算法进行在线仿真, 在园区实车试验中对避障算法进行了GPS位置误差和航向角累计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曲线坐标系中进行车辆弯曲道路场景下的避障路径规划, 能有效地描述规划路径曲率半径、车辆中心位置偏移车道线距离等信息, 容易确定自身车辆的可行驶区域、前方障碍物位置信息, 从而生成最优路径; 在园区场景的避障过程中, GPS位置误差发生在初始点、转弯点以及避障点, 最大误差为0.15 m, 航向角累计误差为12°, 突然增大的弯道位置误差主要由车辆姿态瞬时改变及障碍物匹配过程引起, 但是误差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利用曲线坐标系解决弯曲道路场景中的避障路径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79.
80.
在逐日出行过程中,出行者对各类信息的偏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出行者对同类信息的偏好也不同.本研究搭建不同信息条件下逐日路径选择实验场景,用信息偏好系数表征不同类别信息对出行者感知时间影响的相对权重,研究出行者信息偏好的演化规律与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出行个体信息偏好的演化存在3种类型,出行群体对感知时间的信息偏好系数先震荡增加后逐步稳定,出行个体对感知时间的信息偏好系数在出行群体中成正态分布.与只提供完全历史信息相比,同时提供基于指数平滑法的系统预测信息会降低出行者对感知时间的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