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232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101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论文针对陆战场态势表现凸显的问题,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陆战场中的应用,包括GIS技术、导航定位技术、RS技术等服务于陆战场态势中的应用需求,给出了战场环境数据管理平台框架;分析了为建立功能强大的陆战场态势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处理的信息需求相关内容;分析为满足指挥员需要的信息,实现陆战场态势显示上的快速、准确的功能上需求。  相似文献   
122.
通过三维不规则波波浪、潮流水池物理模型实验和OPTIMOOR数学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LNG船型尺度进行了多种环境荷载作用下LNG船舶系靠泊状态时缆绳张力及船舶运动量的研究。以减少环境荷载作用下船舶运动量以及均匀缆绳张力分布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开敞式蝶形码头泊位长度和墩位平面布置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3.
根据北京市近年来开通地铁线路的交通衔接规划总体情况和开展的后期调研评估工作,对交通接驳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和设施运营后评价三方面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北京市轨道交通存在交通接驳与土地利用规划融合不足、初期设施规模预测难以把握及建设协同性不够等问题,提出结合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加强交通接驳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融合,通过引入接驳设施后评价保障后续工程规模预测的合理性,并针对建设阶段提出分近远期的建设策略,为交通接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4.
无锡轨道交通线网已经初步形成,但整体线网负荷强度偏低。为提高轨道交通规划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居民出行调查、地铁乘客出行特征调查、轨道交通 AFC 数据等多源数据,分析无锡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水平等,并与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线网的平均乘距为 8.4 km,可较好地服务于核心区与外围组团间的中长距离出行;沿线开发强度、居住和岗位覆盖率偏低,影响轨道可服务人群数量;与常规公交等交通方式衔接不足,降低轨道交通快速出行竞争优势。研究建议无锡市应重点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提高沿线开发强度,协调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效能。  相似文献   
125.
受雾霾等复杂介质环境影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获得的视频图像降质严重,使得雾霾天图像复原方法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铁路雾霾视频监控图像具有分辨率低、灰度分布集中等主要特点,深入研究分析直方图均衡算法、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和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的图像处理原理,分析图像处理效果。利用3种算法对铁路室外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3种算法均可以实现去雾,直方图均衡算法存在颜色失真和光晕现象; 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清晰度最好,但处理后的图像存在部分失真;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处理图像较为自然。  相似文献   
126.
轨道交通与城市一体化规划,需要精细化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采集城市站点周边土 地利用及空间分布数据,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开展站点域尺度的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研究。首先,运用 K-means 聚类算法挖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的形态模式辨识方 法;其次,基于 TOPSIS 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土地利用空间梯度特性的量化评分方法;最后,以北京轨道交通网 络作为案例,分析得到土地利用梯度特性的 5 类形态模式以及各站点土地梯度特性的量化评分,为促进轨道交通 与城市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27.
重点介绍了采用橡胶管预埋和抽拔制孔工艺,引发后张钢筋混凝土梁“管道偏离设计位置”等增大孔道摩阻的原因探寻,并提出了以“加强制孔胶管本身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法来消减孔道摩阻的工法改进。对解决后张法预应力砼梁的张拉预应力损失问题,保证后张法预应力砼梁的制造质量,提高后张法预应力砼梁的抗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容积率确定对土地价值影响重大。从TOD(交通引导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建立了以最大化土地增值、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最优环境品质、土地最优均衡利用等四个目标为决策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合理容积率。以重庆轻轨3号线鸳鸯站为例,对其周边土地容积率进行重新测算,并根据求解结果,建议适当提高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合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9.
在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轨道交通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交通中的诸多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孕源断链在土地沙漠化防御技术中的实践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灾害的链式理论对现今土地沙漠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土地沙漠化无论在成因上还是在危害性的表现结果上都呈现出复杂的链式效应,并依据灾害链式效应指出不合理耕作、开采地下水、砍伐树木、过度放牧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形成土地沙漠化灾害链的源头因素.根据孕源断链的治灾思路,提出治理沙漠化应从其孕育初期的源头上控制灾害蔓延,切断灾害传播链,并从工程实践入手对其成效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