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148篇
公路运输   707篇
综合类   320篇
水路运输   438篇
铁路运输   253篇
综合运输   1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邓同生  石守鹏 《交通科技》2020,(1):12-16,26
文中针对短斜拉索实际抗弯刚度较大的情况,推导了考虑斜拉索抗弯刚度的索导管安装角度计算公式,以方便地计算出拉索在重力作用下的两端倾角变化值,该推导公式表明,两端倾角变化值除了与斜拉索索力、自重集度、索长有关外,还与拉索自身弹性模量、截面特性等因素有关。通过将索导管修正角度计算式应用于阿蓬江特大桥中,比较计算了不同索导管安装角度结果计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2.
为防止出现过大的工后沉降和缩短软基处理后结构物施工的间歇时间,对结构物基础施打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并利用砂井桩的排水固结和土工格栅的纵横向联系而形成复合地基,以达到软基加固和缩短预压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孙翰耕  黄淑梅  刘强 《交通标准化》2010,(19):213-214,183
软式透水管法用于防治路堑路面的地下水水毁,简单易行,经济合理,便于维修和清理,在高路堑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中是一个比较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结合贵州遵义大跨径拱桥的工程实例,对大跨径拱桥承载输水管道时的设计要点进行探析,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5.
由于海底管道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其失效概率较高,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后果严重.本文以某一海洋平台周围海底输气管道为背景,运用海洋工程领域风险评估软件NEPTUNE对不同破损情况下天然气泄漏扩散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了泄漏气体点燃概率,预测了泄漏天然气爆炸事故的危害半径,其分析结果对海底管道油气泄漏扩散范围的预测及油气点燃概率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不同钢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涵的加固效果及其力学特性,对不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管、10 mm厚平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波纹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3个试件进行两点加载试验,测试P—Δ曲线及截面应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加固方式时,波纹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平钢管内衬加固钢筋混凝土管的极限承载力分别比未加固圆管的极限承载力提高240%、22%;加固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内填混凝土—内衬波纹钢管截面为部分组合截面;钢筋混凝土—内填混凝土—内衬平钢管截面接近非组合截面,其受力过程与未加固管截面受力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87.
刘俐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25-125-128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城市道路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并非同步进行,工程中时常遇到建设用地下方存在既有管道的情况,一般根据管道埋深、管道规模并综合工程可行性及经济性,选取保护或迁移的设计方案。对于大型管道的保护通常采用护管桥涵或者轻质材料换填的方式,两种技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性。依托项目实际情况,探讨合理的管道迁移或保护技术方案,为类似情况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该文通过理论分析、经验对比、施工验证等方法,对砂层地质条件下,某水利管渠采用矿山法与顶管法穿过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性、施工可行性、施工工期方案经济性进行了综合比选与论证,证明在富水砂层中,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法优于矿山法。  相似文献   
89.
杨华  许继琪  闫优 《隧道建设》2020,40(Z2):241-248
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施工单侧发生涌泥大变形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变形开裂及地质成因,正洞内采用迂回导坑方案探明涌泥体范围,采用洞内扩挖工作洞室,在隧道单侧轮廓外施作超前水平注浆+高压水平旋喷桩加固及超前水平长大管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加强。依据现场工况,采用三台阶法分部、分段拆换作业,在钢架拱脚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横撑控制收敛变形,及时施作格栅钢架模筑衬砌,变形稳定后再施作永久二次衬砌。该技术在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单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治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0.
综合介绍石太客运专线阳泉北站站房综合楼工程地下进站厅部分的基础设计,着重从地下进站厅基础方案的确定、条形基础加防水板设计、地下室剪力墙设计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实际应用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概括出此类建筑的若干设计要点以及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为今后同类设计提供一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