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118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74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剧仲林 《隧道建设》2019,39(Z2):92-102
目前存在对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错误认识,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安全风险的增大、进度被严重制约等不利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进行研究分析并控制。首先以“矿山法”工程实践证明软岩隧道预留变形量是不必设置的,再通过各种权威文献说明以容许变形来实现围岩自承的观念是对“新奥法”的曲解,是错误的,需要找出支护变形的真正原因并控制。通过总结分析隧道支护常见的6 种位移及其组合,得出为控制初期支护变形需要解决支护底脚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2 方面问题。于是建立以“分布锚杆+钢架+喷射混凝土且系统分布锚杆模拟为具有法向和切向作用力的链杆支座的结构力学模型”,可计算出支护结构底脚应力及截面最大应力等值,由此可得出对地基承载力和支护结构强度要求的明确标准,或对改善支护底脚抗力提供数值依据。计算结果表明: 系统分布锚杆能极大地降低支护结构的弯矩、轴力内力和底脚应力,从而增强支护结构的承载力和降低基底应力,使变形和沉降得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2.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GIS及在航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聚类分析方法中密度凝聚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复合聚类分析算法,进一步将这种算法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挖掘,并应用于船舶航线的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43.
Internet中Peer-to-Peer应用流量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eer to Peer网络(简称p2p)作为一种新型的覆盖网络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进行的骨干互联网上p2p网络流量测量。与现有国外研究不同,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核心路由器,因此克服了它们的缺陷。其研究集中在汇聚流中的3个周期性尖峰群、不同主机发送或接收流量的重尾分布、p2p流量的长相关特性以及提出了ADTE的估计方法来区分信令和数据流量。本文的研究也显示出Napster在p2p流中占大部分,这暗示着超级节点和阶层式拓扑较纯p2p结构潜在的优势。同时,观察到在我国p2p的流量仅占Internet总流量的1%弱,这个值跟国外的数据有很大区别。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希望该结论为我国p2p软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本文概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在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挖掘过程中应采用的相关步骤和方法。数据挖掘技术对科学地安排行车调度、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设备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我国早期浅埋暗挖市政管廊隧道标准较低,目前病害多发。为了治理断面狭小、内部净空限界要求不高的市政管廊隧道的病害,结合大连某电缆隧道维修加固工程,采用病害检测及分析、方案综合比选和施工实践的方法,介绍暗挖市政管廊隧道的维修加固过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隧道病害检测应从结构变形、衬砌强度、衬砌背后、裂缝及渗漏水等方面详细调查,分析病害成因,评定劣化等级; 通过检测分析结构,选择合理的结构加固措施,劣化严重的市政管廊隧道应优先选择增设内衬的维修改造方案; 施工阶段应重点处理好无水施工、对既有结构和内部管线的保护和在狭小空间施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船舶智能化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船舶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组成方法。该智能系统在目前海上单船的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主要由基于智能的航海、机舱和货运监控等几个主要的子系统联合而成。在智能信息处理方法方面,研究了基于数据融合(DF)和数据挖掘(DM)的知识发现方法,对驾驶、机舱和货运监控等智能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子系统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与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47.
对于海量数据的铁路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基于二进制可辨矩阵的知识约简方法简化数据和从大量的冗余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但实例证明该方法中的一些规则在有些情况下还不是完备有效的。因此,以从铁道部某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中抽取并建立的决策表为例进行检算和分析,提出基于二进制可辨矩阵知识约简方法的有效性及完备性的形式化定义,即:若给定二进制矩阵其列向量逻辑和为全“1”,则其正域相等,称其为有效;反之也成立,则称其为完备。从理论上给出严格的证明,首先求出有效和完备的二进制矩阵,然后求出最简的二进制矩阵,所得结果就是最简约简。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基于关联规则的增量数据挖掘算法,指出其效率低下的原因,针对传统数据挖掘算法多次迭代扫描,每次迭代产生数目更大的频繁项集的不足,提出链表增量数据挖掘算法LIUA,并将该算法应用于区域性车辆自动识别管理系统中,有效地挖掘出系统中的关联规则,对挖掘出的关联规则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作战指挥挖掘系统,能为指挥员的决策分析提供智能化的、自动化的辅助手段。在分析数据挖掘问题中的分类算法的基础上,利用流形结构对分类算法进行了改进。从而避免全局线性对分类信息造成的丢失,保留完整的数据结构信息,在一般意义下完成针对数据集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50.
数据挖掘技术代表了数据处理和知识创新的一种新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舰船机舱概念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如何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中,并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