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98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146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直达列车多点装卸取送顺序直接关系到铁路货车运用效率;文章考虑车辆行驶时间及装卸时间的不确定性,假设它们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经过分析,在给定置信水平下,提出了调车机车作业中断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算法设计建立了极小化调车机车作业中断时间的最佳取送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的原理及方法对取送顺序方案进行了研究,构造了解决该问题的单亲遗传算法;通过从遗传算法对算例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可见,该算法求解直达列车多点装卸取送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以长春地铁车站出入口通道暗挖穿越既有快速路为工程背景,研究了软弱粉质粘土层不均匀降水因素对既有结构的影响情况。采用粘聚力参数折减来近似拟合降水施工对暗挖所在地层的影响,根据实测沉降,建立了折减系数的反算格式。该方法简便易行,避开了现场孔隙压力测定,其沉降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反算出的折减系数可用于同类工程中。根据反算结果,分析了暗挖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影响。  相似文献   
33.
土地坳隧道塌方段注浆方案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设计与施工。详细阐述了隧道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现浇箱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01A高架区间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设计,针对降噪、保证1/2钢束过支点以及箱梁连续施工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珠江水系的经济环境及水运条件,介绍了3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船的船型特点,并介绍了在设计中需着重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6.
基于PVM的数据融合并行任务调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信息源、多平台数据融合算法特点,将数据融合与并行处理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PVM集群的多任务并行调度,提出了两层调度和主动报告的并行任务调度策略,并给出了数据融合并行任务调度映射和软件实现流程,在集群计算机系统上实现了数据融合的实时大容量并行处理。在系统仿真测试中获得了较高的加速比和系统效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缺陷的矩形板极限拉伸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对现有的裂纹板的拉伸极限强度简化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的修正公式,并且以受单向拉伸、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正方形板为例,借助弹塑性断裂力学的理论推导了断裂控制基础上该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计算公式,从而从理论上解释了修正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8.
从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绘图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入手,对绘图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介绍了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相似文献   
39.
列车空气动力性能与流线型头部外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数值计算、动模型试验、风洞试验、实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宽度、高度及耦合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理论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增加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列车交会压力波随流线型头部长度增加而呈对数减小,头车阻力、升力绝对值均随流线型头部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尾车阻力与流线型头部长度呈二次幂减小;②流线型头部纵向对称面最大控制型线从外凸到内凹,列车空气阻力、空气升力和交会压力波基本不变,减小鼻尖部位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可以有效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③流线型头部俯视最大控制型线为方形时产生的交会压力波最小,尖梭形的头车空气阻力和升力绝对值较小;④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和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既矛盾又统一,列车气动头部外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0.
王明文  孙小年  王海燕 《公路》2012,(4):155-159
对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的抗灾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确立了从路段到路径,从路径到路网的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思路,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生命线布局思路,研究成果为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网规划建设、公路系统的抗震加固以及防灾对策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