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433篇
综合类   379篇
水路运输   404篇
铁路运输   180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经基质材料的性能对比及正交试验分析,开发出能在常温下迅速除去金属表面沥青且环保的水基型清洗剂;进一步,论文探讨了清洗方式、浸泡温度、清洗剂浓度以及浸泡时间等因素对金属表面清洗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该清洗剂良好的净洗力,验证了研发的清洗剂作为道路工程界传统沥青清洗剂替代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针对某港口企业下属门机队现行绩效考核和管理相对落后的状况提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基于门机作业实时记录,采用Microsoft SQL2005数据库、VC++6.0和水晶报表技术设计了一套司机作业绩效考核软件,实现了对现场采集数据的转换和存储,并结合作业票数据考核门机司机的作业量,自动生成每月的机械队员工工资报表,同时,港口企业通过司机绩效考核软件完成对生产数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3.
对真空管道运输(ETT)系统管道实验模型的整体结构和尺寸、主要功能部件的设置以及该管道实验模型建成后将进行的实验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74.
T型焊接接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研究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对于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四种焊趾形式的T型焊接接头,利用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两种方法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型焊趾是较优的T型接头焊趾形式.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铁道客车空调机组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通风量和冷凝风量的变化及对制冷量的影响,由此解释了空调机组运行故障的原因。针对车辆段客车空调机组检修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结合车辆运行和静态两种工况进行模拟试验的观点,并对具体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强度、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有很高的敏感度,是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一个重要参数之一。主要研究了不同级配对矿料间隙率的影响,通过马歇尔正交试验分析了级配对沥青混合料AC-13矿料间隙率的影响,得出了矿料间隙率与贝雷法评价级配的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考虑疲劳损伤约束的车辆焊接结构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辆焊接结构轻量化与疲劳寿命问题,提出考虑焊缝疲劳损伤约束的轻量化设计方法.采用国际焊接学会(IIW)的焊接接头与部件的疲劳设计评估标准,基于迈纳尔损伤累积理论,预测焊缝的疲劳累积损伤;以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在应力、位移等常规约束基础上,加入焊缝疲劳累积损伤约束,建立了车辆焊接结构的轻量化模型.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构轻量化优化设计策略,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对设计空间合理抽样,以样本数据建立近似响应模型,采用数值优化算法寻优,提高复杂工程问题优化计算的效率.利用该方法对某焊接构架进行了考虑焊缝疲劳损伤约束的轻量化设计,采用均匀设计法对14个设计变量进行50次试验,以样本数据及响应值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近似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设计,质量减轻12.5%.对实例的计算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索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合理支护形式,以陕西省宝(鸡)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采用单层I22b、双层I22b和双层HK200b钢架的3种初期支护形式,通过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现场量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初期支护形式的变形控制效果,提出了大跨度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方法和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预留+双层HK200b钢架分次强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灾害,避免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及频繁拆换拱;该支护体系中第1层初期支护钢架的刚度不宜太弱,以避免因其刚度不足导致的局部失稳和局部拆换问题;试验断面第2层初期支护的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61%,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40%;调整仰拱曲率对于优化结构受力和防治仰拱底鼓作用显著;基于对连城山隧道试验断面围岩压力和径向位移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支护阶段和不同刚度下的围岩-支护特征曲线,揭示了围岩与支护的相互动态作用机制和“多层分次强支护”大变形控制方法的支护作用机制;结合连城山隧道大变形处置实践,总结提出了“三台阶留核心土法+大预留、多层、分次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的大变形控制技术、“不侵限、不换拱、不破坏压密区”的大变形防控理念及“大断面、少分步、快挖快支”的施工原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路基段运行时引起的周边环境地面上的竖向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进行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实测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路基段周边环境地面不同距离测点的Z振级均小于78 d B,振动并没有随距离衰减,只是在距离外轨30~60 m范围内有减弱;距离线路外轨30 m外的环境振动的频谱主峰频率以小于10 Hz的低频为主;振动频谱中并没有显现出高频振动衰减快、低频振动衰减慢的规律。基于FLAC3D的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群桩加固区对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段采用群桩基础对地基进行加固,可有效降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对路基段周边环境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以电喷发动机油路的燃油压力调节器膜片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台动态模拟燃油压力调节器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状态,进行膜片耐乙醇汽油疲劳实验,对体积变化率、质量变化率、硬度变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汽油对膜片有轻度腐蚀。通过分析膜片被腐蚀的原因,提出用氢化丁腈橡胶、氟橡胶、丁腈橡胶与氯化聚醚共混胶及各种助剂为配方的耐乙醇汽油材料制造膜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