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2篇
公路运输   71篇
综合类   92篇
水路运输   119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岩溶桩基的应用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成为岩溶桩基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平面假设的不完善性,考虑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首先,将基桩作用下的岩溶顶板分别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采用结构力学与双向板分析理论建立不同模型的桩端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矢高的变化规律;在分析岩溶顶板冲切破坏与剪切破坏形式的基础上,探讨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而获得桩端荷载、石灰岩抗拉强度、溶洞跨度与矢高等因素对桩端岩溶顶板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溶洞钻孔探测所得地质勘查信息构建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流程,提出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案例具体分析桩端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及其破坏模式随矢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不仅与溶洞跨度、桩径有关,而且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也密切相关,此外,石灰岩抗拉强度对岩溶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同样较大,详细全面的工程勘察资料能使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对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和生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产生码头超能力靠泊的原因,并深入讨论了码头超能力靠泊的危害,最后,从提高码头生产效率、遵守限定条件靠泊核准的新船型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码头超能力靠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站场地基采用6000kN·m夯击能强夯加固海漫滩填海区工程,现场测试了地表振动速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振动在水平方向的衰减规律、主振频率等,分析了拟建场地边立交桥在不同夯击能下的安全距离.结果表明:地表最大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满足乘幂关系;强夯产生的振动的主振频率均处于10Hz以下;以地表振动速度作为判别标准,测得该场地在6000kN·m夯击能下对立交桥的安全距离为30m.  相似文献   
14.
船舶大风浪操作安全与否与船员心理素质(包括恐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消极心理、急躁心理、主观心理)等方面有关。为此,我们要积极探讨船员的心理状态,引导船员增强心理素质,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心,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和各方面的工作准备,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沉着应对种种复杂的局面,确保船员生命安全,把经济损失控制到最少。这是国际公约、《海商法》、《安全生产法》赋予船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洋山港集装箱集散速度,提出了将现有内河集装箱船适当改建后投入长江至洋山港特定航线的方案。叙述内河敞口集装箱船营运洋山港区特定航线必须满足的适航技术要求,船公司应注意并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保证船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鉴于易燃易爆事故多发生在物品在专用线的装卸阶段,为了更加有效的对铁路易燃易爆物品专用线的运输进行管理,针对铁路易燃易爆物品装卸专用线安全状况的多层次非线性结构,建立了该类专用线的AHP-FUZZY评价模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从而为该类专用线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亚冲 《船舶力学》2019,23(2):135-141
为计算梅尔尼科夫函数的简单零点,文章比较分析了两种数值算法:类帕德逼近和高斯—勒让德积分,作为验证,计算了某激励频率下系统的李雅普诺夫指数谱。然后选取某型船,采用梅尔尼科夫函数方法计算了横摇动力系统的混沌阈值,观察了横摇系统的安全池随外激励增大而逐渐破损的过程,并追踪了破损域中某点的相轨迹。研究计算表明:类帕德逼近可以较精确地得到同(异)宿轨道的参数方程,但在方程的设解形式上需要一定的技巧性,且计算量较大;高斯—勒让德积分不关注参数方程具体形式,处理简单,便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8.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友  赵勇  过燕芳 《隧道建设》2011,(Z1):381-387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及其变形规律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基础。强度低、变形大、变形时间长、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围岩应力调整的特征及其变形规律,合理选择开挖分部和开挖进尺,切实做好超前支护,加强施工管理,按照"预支护、快挖、快支、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9.
平地上高速列车的风致安全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高速列车在强侧风作用下安全行驶问题,基于空气动力学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模型和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不同风向角、不同风速和不同车速下作用于车体上的侧风气动载荷.根据高速列车整车试验规范,以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和轮轨垂向力为运行安全指标,分析了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运行安全性.研究表明:头车的安全性最差,且风向角为90°时,横风情况下最危险.随着车速的增大,最大安全风速急剧减小.当车速为200km/h时,最大安全风速为29.61 m/s;当车速为400 km/h时,最大安全风速为18.87m/s.  相似文献   
20.
徐春 《中国修船》2011,241(4):7-10,18
修造船分段制作过程中的生产工艺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不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保障。文章从修造船小组立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起重吊装和装配工艺技术两方面,举例介绍工艺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