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248篇
综合类   196篇
水路运输   505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对城市主干道进行"绿波"信号配时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车辆停留及等待时间,提高道路设施的综合效益。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华市八一南街与李渔路、宾虹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口主干道方向进行线控配时方案设计,并利用VISSIM交通模拟软件对线控配时方案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通过线控方案设计可以使车辆在交叉口平均延误时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2.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和轴重的增加,车辆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激烈.深入开展轮轨动态作用机理研究,对高速重载铁路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轨道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五种轨道动力学模型及算法,即车辆-轨道-路基非线性耦合系统交叉迭代算法,新型车辆单元和轨道单元模型,列车轨道系统动态分析的移动单元法,移动...  相似文献   
83.
新造船舶试航过程具有诸多的特殊性,也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在诸多新船试航事故中,主机失控是其中重要的隐患之一。采用FSA方法对试航过程中主机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建立故障树(FTA),找出引发主机失控这一安全隐患的最小径集,在此基础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确保新造船舶航行试验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4.
深水平台上层模块海上吊装多浮体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吊装操作是平台海上安装作业中的重要一步,深海吊装操作面临着恶劣海况的考验。对于海上吊装操作过程中的多浮体相互干扰运动,采用了时域数值纽马克方法求解,选定JONSWAP风浪谱进行随机海况模拟。重点研究了不同浪向组合对多浮体运动响应的影响,提出安全作业浪向。在安全海况下进行了不同风速影响的研究,提出安全作业的风速范围。在安全作业海况下进行了吊装操作模拟,证实吊装操作能平稳进行,对海上吊装操作安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船舶海水管系腐蚀的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作为含盐量非常高的天然腐蚀溶液,对船舶海水管系的腐蚀是巨大且无法避免的。主要分析了船舶海水管系不同的腐蚀机理、腐蚀因素、腐蚀形式,以及影响腐蚀的因素。针对海水管系腐蚀特点。提出海水管系常用的保护方式,以尽量减少海水管系的腐蚀及由此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86.
为精细化描述无信控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决策及微观运动行为,本文在行人过街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战术层-操作层构建行人过街双层模型。其中,在战术层面,针对行人分步决策特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路侧和路中行人过街决策模型;在操作层面,针对传统社会力模型在描述行人过街时表现出的局限性,引入行人主动避让力和人行横道对行人的作用力,构建行人过街微观运动模型。最后,通过AnyLogic仿真平台实现行人过街双层模型仿真,并根据实际数据和仿真结果分析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路侧决策模型,行人性别、停车视距内的车辆数和行人距潜在冲突点的距离这3个因素对行人路中决策结果影响更显著,引入行人主动避让力和人行横道对行人作用力的改进社会力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无信控路段行人过街时的行为特征。无信控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行为仿真模型的有效建立,能为后续行人过街安全改善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7.
行人作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探究其过街行为特征,对减少人车冲突,提升行人过街的本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特定交叉口,设计自由过街及心理临界过街两种场景状态下的行人过街试验。分析过街速度、心理临界时窗及视觉特性等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风险感知因子与临界安全系数作为心理临界过街状态下行人风格的表征指标,构建过街风格识别模型,透析不同风格行人过街行为可靠性。结果表明:年龄对过街速度和心理临界时窗有显著影响;心理临界时窗与过街速度和信号灯区域注视概率呈负相关关系,与车行区域注视概率呈正相关;心理临界过街状态下,依据风格识别结果,男性谨慎程度高于女性,冒险型行人过街失败率为65.22%;冒险型老年人对自身运动机能的评估能力以及视觉搜索特征存在重要缺憾。研究结果可为交叉口基础设施设计与优化,行人过街教育与培训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了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本文分析了信号控制下行人过街的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行人过街空间区域最大宽度与时间和人行横道纵向位置映射关系;通过对行人流量和分担率两因素的分析,对行人过街空间区域特性进行数学描述,根据实测数据并利用轨迹提取技术获取行人时空数据,建立了满足过街时间约束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最后利用长春市4处人行横道的行人过街时空信息,以群体过街时间为验证指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本文建立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模型所确定的行人过街时间在3处地点分别减少5.60%、3.29%和2.58%.本文建立的基于时空安全的人行横道宽度优化方法可为人行横道宽度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9.
大型集装箱船参数横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自航模型试验,确定其在迎浪规则波中发生参数横摇的限界。试验结果显示:在迎浪规则波中,参数横摇通常发生在波浪遭遇周期为横摇固有周期一半的附近;对应不同遭遇频率时参数横摇的发生,存在一个临界波高;航速的增加和舭龙骨的安装将使参数横摇发生的临界波高增加;当有初始干扰时,参数横摇发生的临界波高较小。而且,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0.
司玉迪 《隧道建设》2019,39(Z1):411-419
为解决双护盾TBM 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中频繁过站的问题,以青岛地铁2号线双护盾TBM施工为背景,根据TBM所经车站的具体情况,结合车站施工条件及TBM过站影响,研究并实施了空推和平移2种双护盾TBM过站方式,制订了合理可行的TBM过站方案和关键措施,解决了双护盾TBM 过站多次拆解、组装、调试以及对车站影响的技术难题,为青岛地铁1号线、4号线、8号线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