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76篇
综合类   17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谈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只有少数的大城市设置了自行车专用道,它的设置与规划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该文在国内外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趋势及经验的基础上,对自行车专用道的设置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的具体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自行车专用道设置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随着城市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自行车微观行为进行分析和建模,对于研究城市混合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现有的自行车微观行为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将自行车微观行为分为操作层和选择层两个层次.从行为特性和运动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自行车的微观行为,区分基于规则的模型和基于力的模型,对现有自行车微观行为模型进行了总结评述,包括基于规则的模型——自行车跟驰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和Agent模型,以及基于力的模型——矢量场模型、社会力模型和Logic模型.同时,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未来自行车微观行为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
杭州市是中国公认的自行车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通过交通要素分析和具体案例研究其自行车交通空间保障。首先,界定研究对象包括脚踏自行车和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交通空间包括通行空间和停放空间。指出杭州市自行车交通发展面临小汽车竞争空间使用权以及电动自行车超速、超重等挑战。自行车通行空间层面,详细阐述杭州市在自行车道路体系构建,休闲自行车道建设,公共汽车站附近、占道施工情况下对自行车通行空间的保障,以及通过智能化手段保证效率和安全等方面的实践。自行车停放空间层面,探讨了自行车停车配建、路侧空间停车、大型会展活动、公共自行车停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4.
王怡  王炜  李志斌  付茜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3):29-32,50
表征骑车者舒适程度的指标"超车事件数"较为合理地体现了非机动车道路服务水平。基于超车物理机理的Hummer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预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中国道路及自行车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因此其在中国地区运用尚存不足。据此,修正模型引入影响较大的延误事件和自行车骑行者的超车动机2个参数,对物理分割的非机动车超车事件数进行了研究。比较南京实地勘测的事件数据和各类预测数,相关性相对Hummer模型增大,拟合结果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汤諹 《城市交通》2010,8(6):34-39,43
针对上海市城市外围地区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永久自行车集团与张江高科技园区、闵行区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了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结合的机动性创新项目实践。首先介绍了项目采用的"PPP"模式运营开发以及专业化的硬件设施。重点剖析了闵行区的实践案例,在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点的布局以及独特的计费体系。采用用户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使用人群特征以及使用次数、单次使用时间、接驳方式等情况。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系统扩展了轨道交通车站的有效服范围,弥补了城市外围地区出行服务不足的缺陷,并为更大范围内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6.
北京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潘昭宇  李先  陈燕凌  李伟 《城市交通》2010,8(1):53-59,73
针对步行、自行车交通通行空间不断受到排挤、出行环境日益恶化、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研究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改善途径。依据对北京市两广路、CBD、中关村等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居民出行距离累计曲线明确了未来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趋势。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路段、交叉口及过街设施等方面的有效通行空间,以及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系统的改善对策,并结合北京市的实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7.
虎门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自行车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借鉴国内外自行车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以虎门为案例,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对自行车系统规划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探讨,以期规划方案的确立更具可实施性,并为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改善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冯娇  祝翔  雷黎 《交通标准化》2010,(21):87-90
针对现阶段自行车系统评价的不足,基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构建线路设施及管理、停车场设施及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广义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系数。并以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周边自行车交通为例进行系统评价应用,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49.
为构建高科技园区安全、便捷、舒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从分析高科技园区特征以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必要性入手,归纳总结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提出规划、设计、管理不同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北扩区为例,探讨在规划、设计、管理中落实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优先的途径。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需求特征、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系统的关系角度详细阐述步行和自行车通道和节点规划方案。同时,探讨如何在设计和管理阶段落实规划中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优先理念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0.
简述了计算力学的知识背景,以及对高职高专工科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本文着重阐述了应用计算力学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文章通过用有限元软件包做的自行车框架静态分析的例子,来阐明“简单和实际”是高职高专工科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