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50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425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相对于传统的交通信号配时决策方法,多Agent 强化学习及其协调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城市 路网交通环境的变化。为探讨其在城市路网自适应交通信号配时决策中的应用,系统地总结了多 Agent 强化学习及协调机制的研究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 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既有研究主要针对规模较小的路 网,存在维数灾难问题,强化学习与协调机制结合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学习参数分析不够细 致,仿真环境和情景现实性不强。未来研究可以引入马尔科夫博弈提高决策协调性,嵌入混合交 通流、公交优先等交通管理思想增强决策实用性,引入先验知识及其他学习技术加快学习速度, 融入物联网、主动管理、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增加决策的实时性,与交通诱导等集成提 升决策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3.
喻彪  李妍文  徐良杰 《交通科技》2021,(2):88-93,113
分离式立交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但立交桥地面层的平面交叉口设计仍缺乏足够重视,现有的组织方式、控制方案无法有效应对立交桥下特有的交通环境。文中分析立交地面层交叉口特有的交通环境,提出一体化组织方法及信号控制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评价一体化组织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实践中可否采用一体化组织方法的决策提供参考。并以武汉市二环线—解放大道交叉口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交叉口组织方案相比,一体化组织方案通行能力更大,延误显著降低,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4.
35.
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导致其在绿灯释放阶段膨胀特性明显,进而加重了交叉口的机非冲突、降低了车流的通行效率。利用视频轨迹提取技术,通过光流法的表现形式描述直行电动自行车在绿灯期间的膨胀特征,并根据其密度变化、膨胀差异和电动自行车对机动车的影响程度,确定出释放初期为主要研究时段;同时,提出了一种反映电动自行车膨胀变化的新型指标膨胀度,分别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秩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确定了车路环境中影响膨胀度的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最后基于6个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建立各因素与膨胀度的数学关系模型,并结合实际交通条件,给出不同车路环境下电动自行车的管控措施与渠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车路环境中的电动自行车流量、机动车流量、电动自行车过街距离、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宽度、机非分隔带设置情况这5种因素对膨胀度的影响能力各异,右转机动车流量与膨胀度相关性最高。此外,动态因素与膨胀度之间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存在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流量均衡效益最大的优势区域;静态因素的差异会导致电动自行车膨胀形式的变化;膨胀度可与动态、静态因素构建复合函数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混合交通流的渠化设计和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由于城市路网本身的规划布局不合理或者一些限制因素造成的设计不完善,成为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同时,国内许多道路管理和设计部门更侧重于道路整体的把控而忽略了一些交叉节点的详细设计,这就造成了许多城市的新建道路存在交叉节点功能不完善、虽能通行却通行不畅或者通行期间存在着安全隐患,针对这类因前期设计缺陷而经成的畸形交叉口问题,提出了二次优化改造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与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平衡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交叉口各入口排队车辆数的监测,实时改变信号配时,从而平衡各入口车辆排队长度;通过赋予现代有轨电车更高的排队权重,使现代有轨电车与同向机动车流减少停车时间,获得更多的通行时间,从而在保证其他机动车辆通行效率的同时,间接地实现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权。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比分析各入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总停车次数、平均延误与平均排队时长,确定各信号相位近似最优的最大感应绿灯信号时长。仿真结果表明,在排队长度与车辆延误方面,感应信号配时远优于定时信号配时;相比单纯的公共交通信号优先,感应信号控制更注重现代有轨电车和机动车每个乘客的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38.
展线型立交是山区道路中的特种立交。研究展线型立交的基本特征,探讨其4种基本形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为了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叉口间接左转的运行效率,分析了间接左转的设置条件,定义了典型应用环境,并将规划方法放入典型应用环境中采用微观仿真软件进行评价。结合我国的交通结构特征进行了组织设计的优化,提出了结合路中式公交专用道设置间接左转的组织方式和右转机动车与自行车在近交叉口段转换车道功能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40.
该文运用交通流的波动理论分析了短距交叉口之间车流运行遇阻的产生机理,建立了上游交叉口车流的遇阻判别与遇阻程度的分析模型,并由此提出了为消除交叉口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交叉口协调控制措施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