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209篇
公路运输   710篇
综合类   660篇
水路运输   563篇
铁路运输   402篇
综合运输   8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A 3D tyre brush model, which aims to predict the longitudinal tyre characteristic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by modelling the occurring physical effects in the tyre–road contact patch,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ncludes an analytical method to describe the tyre footprint geometry,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the slip due to the lateral tyre contour, the slip due to braking or traction and the longitudinal as well as the lateral shear stresses on a flattened tyre. The presented development tool offers a method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rubber friction data (caused by different tread compounds and/or surface textures) and to analyse its influence on longitudinal tyre characteristics. The tyre design is fixed (same casing, dimension and pattern). The results include the shear stress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sliding velocities in the contact patch for different slip conditions.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a standard summer pattern design and a standard tyre dimension (205/55R16). It can also be adapted to other tread designs and tyre dimensions. To offer a good comparability between model results and test bench measurements, the surface curvature of an internal test rig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22.
In this paper, a method for select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at suspension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uch a method consists in the shaping of nonlinear seat suspension dynamic behaviour for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defined by machine operators. A combined optimisation procedure has allowed to find the Pareto-optimal system configuration with simultaneous minimisation of conflicted optimisation criteria: the suspended body acceleration and suspension travel. As an exampl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seat with a viscous-elastic passive suspension is investigated and its vibro-isolation properties are shaped by the air-spring and shock-absorber forc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23.
鉴于大跨度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南京仙新路特大跨度悬索桥为例,阐述悬索桥抗震性能研究的全过程,并分析行波效应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的第一阶振型周期超过25.0 s,在常规体系E2地震下,桥塔及其基础保持弹性,但中央扣受拉破坏,从而使主梁位移过大;采用将中央扣作为牺牲构件,同时在塔梁间设置液压粘滞阻尼器的纵向减震体系后,能显著减小塔上支座、梁端的纵向位移以及主引桥相对位移,同时能小幅度减小塔底和承台底地震内力;行波效应对减震体系关键位置的地震内力和地震位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4.
为探究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通风系统的合理布局,采用比尺模型试验和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射流风机和通风组织对地下交通转换平台内气流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1)当联络通道内风机射流朝向敞开段时,为使风机升压系数Kj最大,630 mm、900 mm、1 120 mm射流风机的布设位置应距离敞开段分别大于40、50、65 m; 2)大口径射流风机具有更大的Kj,但占用的断面空间更大,且射流诱导段更长,应根据联络通道长度和高度合理选择射流风机口径; 3)地下交通转换平台的通风组织不宜采用同侧开启方式,采用对角抽吸方式时,联络通道内的污染物混入比最低、通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5.
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蕴含着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从气泡艉流场的几何特征、声光物理特征以及尾流中气泡的数密度、尺度分布特征等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而通过分析它们在遥感探测、制导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一步阐明了船舶气泡艉流场特征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应加强对气泡艉流场的探测技术和抑制消除技术研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6.
船舶能效规则强制生效后,所有适用船舶必须满足Attained EEDI≤Requied EEDI的条件,因此准确估算或预报功率曲线从而计算得到Attained EEDI将对适用船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内外关于功率-转速-航速预报的最新进展,依据螺旋桨敞水性能图谱,采用KT/J^2系数,给出了功率曲线的直接计算方法,经实际算例验证,该方法相对传统的间接计算方法更为清晰简便,且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7.
大跨度钢拱肋在以前大都是分三到五段吊装,在空中进行拼接。这种吊装方法的缺点是:(1)在河道中搭设临时支撑,会影响河道通航;(2)施工工期长;(3)空中拼接时,接头的焊缝质量没有在地面焊接好;(4)空中作业多,安全风险增大。该文介绍了上海川杨桥的83m跨系杆拱桥钢拱肋采用整体吊装施工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以跨径布置460 m+1480 m+491 m的一座双跨钢桁梁悬索桥结构为工程背景,充分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大位移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算例桥梁的MIDAS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基本动力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结构振动试验测试;对成桥结构进行动力特征参数测试,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桥实测动力特征参数与对应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且测试值大于理论计算值,这表明成桥结构实测刚度大于理论设计目标值。  相似文献   
129.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瞬态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变截面涡轮喷嘴开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建立GT-power和MATLB/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的TBD234V12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仿真模型研究发动机稳态性能,联合MATLB/Simulink软件建立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控制模型,对发动机瞬态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瞬态工况下,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可以明显改善常规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动态响应特性,并且有效降低增压柴油机的时滞性,涡轮迟滞时间的降幅约为30%。  相似文献   
130.
刘晔 《水运工程》2005,(10):24-27
介绍韩国集装箱港口的现状、发展规划,以及在功能定位、建设标准、总体布置和设备配置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