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243篇
综合类   494篇
水路运输   214篇
铁路运输   150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膜电解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技术经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阴膜电解法对含镍废水进行处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电解液pH值、Ni^2+浓度、电流强度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对于pH值为0.5-1.0、Ni^2+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400mg/L的含镍废水,在电解电流150mA、电压5V的条件下,控制电解时间为20-24h,调节电解液初始pH值为4,采用离子交换法将Ni^2+富集到14000mg/L时,平均电流效率可达到90.7%,镍的平均去除率为88.7%,可比普通电化学法电流效率提高30%,节能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如何更加实际地评价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通过研究欧 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标准中风险模型的构造,给出风险降低因素(RRF)的定义;通过定义的风险降低 因素,建立可容忍事故率(TAR)与可容忍危害率(THR)的换算关系,进而评估出 FAO 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次级危 害的可容忍危害率;最后通过其与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对应关系,得到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用结 果表明:结合实际的 FAO 工程项目应用成果,给出风险降低因素中各要素的具体示例,可供借鉴;与直接采用 可容忍事故率保守估计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相比,在考虑风险降低因素后评估得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更接近实 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五里川至邓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小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路网规划,功能定位,接轨和线路走向,地质选线,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因素,对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进行了沿既有线、既有线北侧和既有线南侧3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提出了五里川至邓州段采用沿既有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地铁运营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地铁的本质特性,分析地铁具有线路部分的自然垄断性与运营部分的非自然垄断性、公共性与企业性并存、极强的外部效应等特点,得出“国有民营”是一种符合地铁长质特征的运营模式的结论,并推出新加坡地铁的例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拉萨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变成了人们较为重视的社会问题。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本文将从人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对拉萨市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分析,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斗 《中国铁路》2018,(12):7-14
结合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对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雅万高铁技术标准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主要技术标准以及线路、轨道、地质、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技术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提出适合雅万高铁条件的技术标准建议。研究成果为雅万高铁的建设提供了支撑,为我国高速铁路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走出去"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分析出铁路专用线选线时各种控制要素,尝试探寻铁路专用线选线的独特规律,通过对铁路专用线选线功能及作用的分析,系统阐述铁路专用线选线时"路内"、"路外"各种控制要素和关键优缺点,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华能铜川电厂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实例,对铁路专用线选线时涉及的运输通道、技术标准、接轨方案等进行多角度比选分析,使推荐的线路方案满足各方需求,工程合理可行。铁路专用线选线与国铁干线选线相比,既有着相同的特点也有着独特的考虑因素,为铁路专用线选线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控制因素及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列车转向架为例,基于模态相关性原理,采用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接地轴端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转向架接地轴端异常振动问题。通过对轴端关键部件进行模态分析和模态贡献量分析,得到了引起接地轴端异常振动的主要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轴箱转臂在垂向的弯曲振型对振动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出了相应的振动控制措施,可为今后解决车辆局部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在客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提速道岔在客运专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之配套的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在满足道岔启动电路的各项技术条件的同时,也对其可靠性、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多牵引点转辙机的启动时序及其动作一致性等控制电路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解决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TRN)数据采集中测量任务繁重、观测精度要求高等问题,从而提高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研究结论:基于徕卡智能型全站仪GeoCOM的ASCII接口方式和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的测量原理与方法,轨道基准网数据采集程序(TRN DAS)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大幅提高了野外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已在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工程中推广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