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蓄水前万县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在低水呈单一线,中高水受洪水涨落影响而大多呈绳套。自2003年5月~6月三峡第一期蓄水135m、2007年9月~10月第二期蓄水156m、2008年9月~11月5日第三期172.3m以来,万县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完全受三峡水库的蓄放水影响,流量测点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加之蓄水后水深达100m左右,测站要想采用常规的LS-3型流速仪施测流速、并控制好流量的变化过程很难。因此,万县水文站水位~流量单值化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寻求其他能代替普通流速仪的仪器,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三峡工程从2002年10月明渠封堵到水库蓄水至135米高程,碍、断航时间长达9个月以上,势必对川江航运造成很大的影响。川江航运企业将如何应对?对我们的调度工作及管理有何要求?这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近期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3.
根据三峡水库上游几个主要水文站近年来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沙变化情况和原因.结果表明:上游主要支流金沙江和嘉陵江的输沙量明显减少,而各类水库的拦截、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和河道采砂联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对回水变动区的泥沙淤积将产生直接影响,使泥沙淤积对回水变动区河段航运等所产生的问题将延后显现.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安全监测资料的分析讨论,认为经过初期蓄水和首台机组发电阶段,该工程水工建筑物变形及渗流特性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运行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95.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3):I0002-I0003
2005年8月15日,时任交通部长,现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杨泰波副省长和时任省交通厅厅长李安的陪同下,视察了株洲航电枢纽。图为张书记等一行在株洲枢纽电站厂房参观,他预祝首台机组并网取得成功。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工程自2004年12月大坝初期蓄水完成,船闸建成胜利通航后,2005年8月电站首台(1号)机组并网发电;同年10月和12月,第二台、第三台机组相继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截至今年5月,各台机组累计发电2.2亿kWh,发电收入达6000万元,将全部用于枢纽的后期工程建设。船闸累计通过船舶2.2万艘,通过货运量约416万t。株洲枢纽第二期大坝13孔泄水闸工程进展顺利。今年4月中旬,完成了大坝闸墩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施工,二期闸坝闸墩的全部封顶,标志着枢纽主体混凝土浇筑工程全部完成。4月初以来,二期闸坝长约300m的坝顶公路桥开始吊装架设,泄水闸13孔弧形钢闸门开始安装。预计今年7月底,将全面完成二期大坝的土建工程、弧形闸门及液压启闭设备安装工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安装工程等全部施工任务,株洲航电枢纽的整个工程建设任务有望提前完工。  相似文献   
96.
三峡水库兴建后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沙条件,将引起坝下游荆江河道的冲刷下切、崩岸展宽、河势调整等一系列的变化,给航运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综合分析并预测了这些重点河段受三峡工程影响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
茆长胜  李彪 《水道港口》2013,(2):139-143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对长江中游航道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正常运行期的蓄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优化探讨。研究结果初步认为:目前水库蓄水时间必须提前至9月,宜昌下泄流量应大于10 000~12 000 m3/s,每日流量变幅不宜超过1 500 m3/s。  相似文献   
98.
以芝加哥为代表,美国鼓励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以解决城市防洪和雨水利用问题。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美国早已有强制性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城市新开发区域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并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以及问责手段。这些条例规定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  相似文献   
99.
100.
唐诚 《水运工程》2004,(9):27-30
三峡工程135m蓄水期间,长江重庆航道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准备工作充分,方案措施得力,圆满完成了蓄水期间的特殊航道维护工作任务,并对成库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