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602篇
综合类   678篇
水路运输   1791篇
铁路运输   597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6 毫秒
91.
为了合理确定油气管道工程交流干扰保护所用接地极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确定接地极的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合理取值范围,参照了相关标准规范及文献,以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裸铜线接地极为例,分析了实际工程接地极选择的不合理性。提出了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和接地电阻的合理取值范围,与实际工程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实际工程中经济合理确定接地极的参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燃气-蒸汽式弹射方式以其结构简单、温度适中、压力输出平稳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水下运载器的发射系统中,深入研究燃气-蒸汽式弹射装置的内流场对弹射装置的设计、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用3种不同仿真模型对燃气-蒸汽式弹射内弹道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流场进行仿真计算时应同时引入汽化模型和组分输运模型,其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相符.汽化模型对流场温度的影响比对压力和速度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成果可为燃气-蒸汽式弹射装置的设计与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4.
船舶液压系统是动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系统故障及时定位诊断及修复。船舶液压系统的故障描述模型有基于图论的﹑信息论的及功率流理论的,图论策略通过灰色度分析船舶液压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损耗过程,能够以最少的监测点最优的描述系统故障中的分布。本文分析基于灰色度的船舶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设计1套基于传感器﹑故障图像灰色度分析及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本文故障诊断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文章采用基于边界瞬时涡量守候的拉格朗日方法(IVCBC),结合并列双圆柱的特点,建立了双圆柱绕流数值计算模型。对高雷诺数下Re=6×10~4,间隙率为T/D=1.1~7的并联圆柱双圆柱二维绕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圆柱间隙中点的速度区别宽窄尾流的新方法。分别讨论了流体力系数随间距增加的特点,脉动流体力的特点,尾流特征以及斯托哈尔数特征。研究发现:区别宽窄尾流的新方法是可靠的;在双圆柱尾流附近有五种尾流模型存在;同时发现了在宽窄尾流的频率,存在一个中间频率。  相似文献   
96.
给出了喷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等温正压模型的解析解。基于该解析模型以及水冲压发动机内流道几何参数,迭代求解了发动机在一系列工况下的推进特性。研究表明,水冲压发动机的推力、效率、比冲随着气相质量流量以及航速的共同提高而提高,单单增加航速或单单增加气体质量流率,都会使得比冲和效率先增后减。单单增加气体质量流率,水流流量减小,推力增加,但是耗气量显著增加。单单增加航速,水的流量增加,推力将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97.
在势流框架内,针对多翼绕流相互干扰的动力学现象开展了研究.结合线性薄翼理论与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点涡模型,建立了多翼升力的快速计算模型,能够简便高效地估算多翼系统的各个翼升力.基于此计算模型,分析了翼的个数和间距对多翼升力的影响,得到了使总升力达到最大的最优间距布置.  相似文献   
98.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通风阻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浩庭  陈超  李琼  王陆瑶  李亚茹 《隧道建设》2017,37(11):1409-1416
为分析多点进出结构的城市地下道路空气流动特性,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为原型,通过现场实测、缩尺模型试验以及CFD软件数值模拟方法,对分(合)匝道通风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雷诺数、风量比、分岔角度对分(合)流匝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主隧道与匝道风量比、主隧道与匝道夹角是影响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系数的关键因素;2)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匝道局部阻力变化特性,不宜简单套用通风管道的三通构件的参数;3)结合最小二乘法和Matlab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给出了基于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的分(合)流匝道主隧道和匝道的局部阻力系数关联式。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结构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阻力特性分析及通风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9.
100.
长江航道系统的航标船大多采用纵流艏船型,由于其型线的特殊性,使得装在船底的测深仪,在航速大于5km/h时,即不能正常工作显示水深。本课题主要从流体力学、测深原理和船体结构等诸方面进行研究,研制了特殊的组合机构,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测深仪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准确测量航道,对同类船的改造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