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342篇
综合类   581篇
水路运输   632篇
铁路运输   710篇
综合运输   25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线网内部要求实现互连互通、运营灵活、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互连互通"的内涵。阐述了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新理念,提出了基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枢纽站点分类和衔接原则,通过研究主要枢纽站点衔接方式,初步形成了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枢纽建设的运输规模效应,考虑路网运输费用平衡流量分配关系和可能产生的路段扩容需求,构建以枢纽建设费用和网络运输费用以及路段扩容费用组合最优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结合Dijkstra算法和枚举法进行算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从比较综合的角度为城市客运枢纽选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快速增长,众多大城市的机场逐步面临运量饱和问题,在大城市开展“一市两场”探索已成为民航运输发展的研究热点。结合国内外“一市多场”发展经验,基于旅客出行特征和机场区位特征,提出近距机场适合发展成为商务目的地型机场,远郊机场适合发展成为门户枢纽型机场的分工模式建议,并提出不同分工下的机场配套设施差异化建设指引。以重庆市规划的“一市两场”为例,对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新机场的功能定位及配套设施建设提出指引,建议江北国际机场作为商务目的地型机场应尽可能实现空陆侧交通零距离换乘、新机场作为门户枢纽型机场应重点考虑区域性集散交通设施的接入。通过新老机场的差异化分工与协作,助力重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994.
江涛  潘畅  王立锋 《水运工程》2022,(3):122-128
扩建滨海枢纽二期渡槽为不断航需开辟临时导航航道,根据航道网规划要求,要考虑临时船闸永久使用.根据施工导航期和永久通航期的航路组织、现状和预测船型、货运量预测、船舶安全航行等要求,确定永久与临时结合的船闸和临时连接段航道规模及通航布置方案.结合临时导航期和永久通航期的河道地形、流量和水位分析不同部位的通航水流条件.结果表...  相似文献   
995.
为了验证长洲枢纽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可靠性,采用物理模型、水位与流量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坝下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进行了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测梧州水文站流量1100m3/s时,实测水位为1.62m;实测流量1050m3/s时,实测水位为1.57m;实测流量708m3/s时,实测水位为1.37m。以上流量均小于坝下3000吨级航道设计流量1118m3/s,但水位均大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差值为0.44m、0.39m、0.19m,可见3000吨级航道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可靠的,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极端天气更低水位通航需求。研究结果对掌握坝下航道通过能力、应对可能出现极端天气的通航需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从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的协调性入手,选取与站点相连且较为成熟的3个站点4个综合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总结轨道交通综合体与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私家车交通的接驳问题,进而提出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交通整合规划策略,以期为后续轨道交通综合体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大城市枢纽型高铁站站区是人员、信息、资金等要素快速流动的地区,兼具交通节点和城市场所双重功能。文章基于节点-场所模型,选取我国20座大城市的枢纽型高铁站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节点-场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测度,对以高铁站为中心、半径为1500m站区空间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枢纽型高铁站充分发挥潜能,带动站区空间、城市乃至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索航道工程水下炸礁浅点控制的主要技术,以某航道工程航电枢纽船闸为例,对其水下炸礁浅点形成的原因展开分析,并从施工方案优化、炸礁船布置、钻孔控制、爆破控制等方面对水下炸礁浅点控制技术要点展开探讨。结果表明,水下炸礁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远高于陆地爆破,浅点是水下炸礁施工中面临的通病;为彻底消除水下炸礁浅点,必须综合应用炸礁船定位技术、钻孔及爆破控制技术、三维图像声呐检测技术,提升炸礁浅点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山区河流航电枢纽建设后实际最大通航流量无法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对山区河流航电枢纽布置后的最大通航流量进行研究。依托东风岩航电枢纽,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结合东风岩枢纽通航水流条件模型试验和船模试验分析船闸上、下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和通航条件,从而对东风岩航电枢纽安全通行的最大通航流量提出建议,并提出山区河流中低水头航电枢纽最大通航流量不应低于天然情况下该河段的禁航流量等结论。该研究成果可为山区河流中低水头航电枢纽最大通航流量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与常规渠化工程相比,在已建渠化梯级间增建航运梯级的坝址选择时,存在梯级间最低通航水位衔接和对已建电站发电影响分析等技术难题,研究案例较少。以嘉陵江水东坝航运枢纽工程坝址选择为例,采用对库尾河段水深、河势、地形地质、淹没损失等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的方法,提出坝址初选、枢纽建筑物布置和确定枢纽正常蓄水位的思路,从水位衔接、库区景观、对上下游已建电站发电影响、施工导流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坝址综合比选。推荐复兴场坝址为水东坝航运枢纽建设坝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