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521篇
综合类   204篇
水路运输   611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小型LNG运输船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急剧增大。我国的天然气国内开发供应缺口将长期存在,中国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将会逐年增加。合理的将LNG分配到沿海、沿江的终端用户需要一种创新的LNG产业链,LNG在我国的二程转运将会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小型LNG运输船在这一产业链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市场迫切需要适合我国国内贸易的这种新船型。  相似文献   
192.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增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道路建设分割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产生了野生动物穿越引起的动物或人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逐步开始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和研究。崇明生态岛的北沿公路建设中,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帮助在该地区道路两侧生活的动物相互交流,设置和建造了2个小型野生动物通道。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该沿路区域的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到4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47种鸟类和2种哺乳类。2021年6月,公路建成后,采用直接调查和红外触发相机,对通道被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至2021年12月,记录到有泽蛙、黄鼬、白鹭、池鹭和珠颈斑鸠等动物利用通道或通道口。与道路沿线野生动物调查结果相比,均为该区域高频出现的常见物种和优势物种,说明通道对动物具有持续被利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将为在城市化区域内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提供设计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3.
194.
195.
196.
197.
齐建伟 《航海》2022,(2):45-48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船舶自身操纵设备,包括车、舵、锚、缆等,来解决如何安全、有效、合理、无外力协助地自力靠离泊青岛港的问题。这里着重分析无拖船协助的小型船舶自力靠离泊青岛港的注意事项、靠离过程及操作要点等,以期为船舶自力靠离青岛港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8.
《世界海运》2015,(11):26-29
拖轮是协助船舶在港内操作的主要设备,根据海上引航事故统计数据来看,港内拖轮协助小型船舶发生事故占绝大多数。通过对拖轮助操船舶的基本方法和受力进行研究,运用操船实例对拖轮助操小型船舶转船效应进行分析,对港内使用拖轮助操小型船舶如何有效控制转动进行探讨,提出判断拖轮助操小型船舶转船效应的关键是判断拖力或碰垫的摩擦力产生的转船力矩大于横向拖力产生的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9.
200.
为提高涵洞淤堵病害的检测效率,研究了基于无人机采集病害视频、图像资料和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算法对涵洞图像进行分类。将涵洞状况分为:淤堵、部分淤堵和正常3个类别。并把在ImageNet图像数据集上预训练过的人工智能算法(如ResNet-18网络模型)应用至涵洞图像中,以此提高人工智能算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使用ResNet-18对涵洞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3%,实现了对涵洞状况的有效分类。此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MATLAB调用涵洞状况图像GPS信息得到地理位置定位的方法,帮助二次检测或后期维护人员快速达到病害现场,进行相关的监测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