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2篇
  免费   405篇
公路运输   3112篇
综合类   2171篇
水路运输   2941篇
铁路运输   1143篇
综合运输   330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是Gartner Group在20世纪9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商务智能是由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管理等技术组成,是以帮助洞悉市场格局、制定商务决策为目的的技术和应用。近年来,中国的BI技术和应用发展迅猛,已开始在金融、电信、制造等国家重点领域大力实施。例如: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建设了信用卡业务BI分析系统。该系统在管理信用卡客户群,分析客户行为模式,降低信用卡借贷风险,  相似文献   
992.
综合考虑智能公交系统和公交一体化系统,将二者作为分系统,提出智能公交一体化系统的构想,并利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初步研究。一方面,智能公交系统作为ITS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一条全新且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公交一体化系统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出行需求。从区域调度和票制一体化两个分系统的热点问题入手,论证了在我国城市建立完善的智能公交一体化系统的可操作性,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也为智能公交一体化系统在实践中应用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公交调度沿用数十年的传统人工调度管理,采用行车路单和人工考核制模式,存在两头调度、中间失控,公交车辆的营运过程基本处于“看不见、听不着、找不到”的状态。而且从路单、行车记录、行车时刻表编制到数据汇总全部为手工操作,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GPS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的公交的调度模式,将两头站调度向一头站调度发展,并逐步向区域调度过渡,最终将实现集中化调度和对车辆的远程自动调度。  相似文献   
994.
车载第4代传感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车辆上面,由于第4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了解和熟悉它的原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依据对第4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电路的分析,以主动轮速传感器为例子,分析了第4代传感器的检修流程和方法,对汽车技术维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1.科研投入与知识产权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与之同步发展。从之前的功能化汽车到现在的智能化汽车,其制造涉及到材料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方面,虽然在某个单一方面我国存在一定优势,但综合起来仍然比较落后。比如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虽然美国特斯拉智能汽车上路后也频繁发生交通事故,但特斯拉公司仍然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2019年就要实现L4、L5级别自动驾驶车型的生产。而在我国,智能驾驶的概念不断被提出,但始终停留在概念层面,离真正的生产还很远。  相似文献   
996.
为完善拥堵交通流仿真中拥堵产生与消散的自发性,研究不同驾驶人群体的换道策略对拥堵产生与消散的影响,通过参考智能驾驶人模型(IDM)建立智能体,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3车道交通环境,对交通流仿真方法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现实环境中拥堵的产生和消散.通过仿真实验,产生不断演化的交通流,得到一系列的仿真数据.利用仿真数据,采用重复博弈的理论分析驾驶员群体的策略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仿真及推理结果表明,在不发生事故的前提下,驾驶人群体采取占优的换道策略最多可以提高所有车辆7%的平均车速;理性的驾驶员换道策略的调整的最终结果会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97.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路状况复杂多变,车载摄像机外参数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针对采用传统的基于预先标定外参数的方法进行车辆位姿计算会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实时三线标定的车辆视觉定位方法.基于三线标定法实时标定车载摄像机外参数,降低了其受到车辆震荡和路面环境的影响.然后利用外参数的实时标定结果,结合射影几何和消失点原理对车辆进行位姿计算,获取车道偏离距离和车辆偏转角度信息,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定位.通过在不同的路段架设不同高度的车载摄像机进行真实道路实验,计算车辆的位姿.结果表明,在不同路况下,车辆偏离车道线距离的平均误差为7.3cm,偏转角度平均误差为1.5°.该算法通过实时标定车载摄像机外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车辆位姿计算的精准性与适应性,对车载摄像机外参数的标定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预先标定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交通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异常数据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拉格朗日的交通异常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交通数据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去噪;然后通过拉依达准则找出异常数据;最后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对异常数据进行修正。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判别和修正异常数据,相较于传统的交通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实现道路路面状态检测和预警,自主开发了非接触式遥感路面状态检测预警系统。采用红外遥感和多光谱测量技术,以路面温度、空气湿度及水或冰或雪的厚度和透光率等参数为核心,对系统技术原理和算法、数据分析处理和控制及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水、冰及雪对3个波长光的不同吸光系数,确定了路面覆盖物的类型,计算了水、冰及雪的厚度。经多次现场测试数据验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实际要求。该系统已在中国多条高速公路中成功应用,为交管部门实施交通预警及疏导方案提供了数据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应对突发天气状况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力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为提高智能车辆自主循迹控制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FNNC)和神经网络预测( NNP)的智能循迹控制策略。转向控制器的输入量有3个:预瞄点处的横向循迹误差、汽车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车速控制器的输入量有4个:预瞄点处的面积误差、侧向加速度、汽车侧偏角和转向盘转角。网络训练采用误差反向传播法。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循迹控制器通过对驾驶员操作样本的训练,能实现对车辆的车速与转向控制,横向循迹误差和目标车速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