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31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根据两次全国公路大中桥孔径设计资料的调查, 对桥孔长度进行了全面分析, 为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制定桥长公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5):F0002-F0002
一、工程总体概况 项目简介:本工程项目经文件批准建设标准为二级公路,工程起点为红旗岭农场大桥处,连经大牙克林场,石场林场,大岱林场,终点在饶河县内,项目建设总里程为73.083公里;其中主线69.688公里,支线3.395公里,中桥172米/2座,小桥240米/12座,涵洞120道,路基总土石万里286万m^2,水泥稳定底基层,基层各559km^2,水泥砼路面516km^2,平面交叉26处,管养中心1处。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1):F0002-F0002
伊嘉公路五营至汤旺河段起自我国著名的红松原始森林旅游区伊春五营,终点位于国家级地质公园所在地汤旺河区,依次经过红星区、新青区、汤旺河区,全长49.12(含支线)。采用二级公路平原微丘区技术标准,路基全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大桥686.58米/4座,中桥234.7米/3座,小  相似文献   
44.
金沙江溪洛渡水利枢纽河段通航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溪洛渡水库回水变动区河段和溪洛渡坝址至下游水富河段河道现状调查,在收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介绍河道滩险现状,并按规划的Ⅲ级航道标准,对该河段航道治理与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溪洛渡枢纽上下游通航问题的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5.
王建军 《水运工程》2016,(5):98-104
基于多年实测地形资料,同时结合上游来水来沙情况,对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建设期桥区河段河床出现较大幅度冲淤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0年3月—2010年9月,径流来流量较大,河段总体冲刷明显,河床呈现明显的右侧凸岸边滩冲刷,左侧凹岸深槽淤积的特点,大桥施工期淤积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冲刷量大、河床自动恢复平衡的结果。施工期内施工栈桥、运输栈桥等设施密集桩群对2010年大水后的回淤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陈淑楣 《中国港口》2010,(10):61-62
<正>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大量泥沙被拦蓄,出库含沙量大大减少,清水下泄导致葛洲坝下游河道发生新一轮长距离冲刷,水库运用若干年后,下游河道冲刷才基本平衡。由于河床下切,宜昌至城陵  相似文献   
47.
长江下游潮汐河段滩涂整治工程采用砂肋软体排进行护底,因滩涂地形起伏大,受潮汐影响,施工水深条件差,软体排施工难度大,须选择针对性的施工船机及施工工艺。针对潮汐河段滩涂工况,阐述深水区和浅滩区的软体排施工船机配备及相应工艺选择和质量控制要点,尤其采用气囊工艺圆满地完成了浅滩区软体排护底施工任务,为类似滩涂圈围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护岸工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被广泛用于抵御水流冲刷和维持岸线的稳定。由于护岸工程通常布置在原有岸坡易发生崩岸和垮塌的部位,易受水流冲刷而发生损毁,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采用实测资料对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蔡家渡护岸损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蔡家渡护岸水下护排头部损毁严重、上游侧出现崩窝,损毁原因主要是大水作用下水流贴岸及大江侧主槽摆动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维修的必要性,并提出采用“补坡+镇脚”的维修方式,旨在为长江中下游类似护岸建筑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工程河段的水沙运动特征与碍航特性、航道整治的时机与关键部位、航道整治方案优化、航道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等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成果,有助于对工程的了解与潮汐河段航道整治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
<正>据交通运输部长江航道局2013年3月21日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至熊家洲段工程》,荆江航道整治建设就此全面开展。据批复,建设工程总投资约44亿元,将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昌门溪至熊家洲约280.5 km河段,自上而下整治枝江、江口、太平口、斗湖堤、周公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