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24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隧道涌水量计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家服 《铁道学报》1994,16(4):110-116
本文对地下水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地下水出流过程必须用多个不等调蓄系的线性水库并联来模拟。还对隧道涌水过程进行分析,并用地下汇流模型对某隧道某涌水点出流过程进行模拟。效果很好,分析结果表明,该涌水点出流过程的洪峰流量主要来自潜水含水层,本文还不文学中的流量计算方法于该涌水点次涌水量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涌水点出流过程的实时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32.
33.
汇流河段干支流分界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保平 《水运工程》1994,(11):13-16
在对汇流河段干支流分界线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得到了各种汇流比和入汇角组合情况下的分支流分界线及其曲线形式。  相似文献   
34.
长江嘉陵江交汇口水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原型实测资料和模型试验成果基础上,研究了长江喜陵江交汇口的水力特征。结果表明,干支流汇流比是控制两江交汇位置和支流入口回流(分离)区宽度的主要因素,合流掺混区水面坡降与干流流量和干支流汇流比有关,交汇口上游干流段水面坡降取决于支流顶托影响和滩槽地形的非线性作用。  相似文献   
35.
张俊锋  柴华峰 《水道港口》2012,33(6):491-494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对长江中游沙市河段治理工程前后的河道变化、航道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总体治理思路及该河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续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36.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航道建设步伐的加快,测量精度和相关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为航道维护提供了可靠分析决策依据的长江航道测量船舶的建设在数量、功能、船型开发上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周天河段的演变分析,认为目前周天河段的过渡形式虽为周公堤水道上过渡形式、天星洲水道左槽一次过渡形式,但周公堤水道过渡段已产生浅埂,同时形成交错浅滩,天星洲水道的天星洲洲体左缘冲刷后退,过渡形式存在向二次过渡演变的趋势,该河段航道条件将趋于不利。针对周天河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发展趋势,提出该河段的具体航道整治思路与工程措施,为周天河段的航道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8.
王军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12,33(3):219-223
文章对一期整治工程布置、整治前后来水来沙及河道地形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技术,对富锦—绥东河段修复工程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了合理的整治原则及工程措施,修复工程实施后富锦—绥东河段航道尺度可达到Ⅲ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39.
赣江南支吉里枢纽位于S形急弯河道,河势地形复杂,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较差,依托1:100整体水工物理模型对其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枢纽上游水流条件复杂,通过调整上游航线与主流交角至31.08°、整治滩地子堤高程至17 m、土堤退后30 m、合龙等工程措施,基本满足水流横向流速在0.3 m/s之内的要求。2)枢纽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可通过调整下游切滩角度至10°使得各项流速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0.
对于通航水流条件而言,在急弯河段上修建船闸改扩建工程面临诸多难题。依托广西左江山秀船闸改扩建工程,建立该河段整体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对比各方案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凸岸开挖、凹岸潜坝和分水隔墙布置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改善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