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8篇
  免费   214篇
公路运输   1626篇
综合类   712篇
水路运输   697篇
铁路运输   894篇
综合运输   17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42.
STM系列预应力锚具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STM系列锚具各主要构件的工艺性能和特点及其在同类产品中技术上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3.
介绍浅埋富水软弱围岩地段 ,成功地运用小管棚短台阶法施工供水隧道的经验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在总体设计时防止抛锚碰擦船首球鼻的计算方法,以预测和防止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5.
介绍在环境气温-10~-18℃条件下,采用早强抗冻锚固剂固结锚杆、超早强抗冻粘稠剂和特殊工艺喷射混凝土,使隧道施工支护及时,解决了冬期施工喷锚难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46.
地表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的空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考虑锚芯与灌浆体间剪切作用的三维锚杆单元,建立了地表锚杆预加固浅埋隧道的空间耦合数值分析计算模型,编制了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元限元-锚杆单元耦合程序,并通过与现场量测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的比较,表明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其分析方法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介绍了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超浅埋暗挖施工长安街过街通道的施工实例,并着重就方案的选择、施工方法、技术措施、防水施工、量测监控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北京长安街是首都东西向交通的主动脉,车辆川流不息。为了缓解长安街交通状况,减少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的交叉,提高车流速度和方便市民,市政府决定在建国门至复兴门之间修建地下过街通道20座。建国门至复兴门道路全长6.8公里,在此区段内有九条由隧道工程局负责设计  相似文献   
48.
地铁车站出入口通常位于十字路口的四个象限,需跨越城市主干道,穿越复杂的地下管线,施工环境恶劣。本文以北京地铁10号线角门东站2号出入口浅埋暗挖施工为例,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总结,通过采用WSS工法深孔注浆技术确保出入口通道安全穿越含水粉细砂层,采用接口环梁解决南北通道与东西通道的垂直转化问题,应用拆除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回填混凝土的破除,采用 CRD 法进行爬坡段施工等措施,降低了暗挖施工对周边管线、桥梁和道路的影响,提高了围岩的强度和防水性能,确保了暗挖施工的安全和工期。  相似文献   
49.
研究目的:西南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速铁路隧道难免会下穿溪流河谷,隧道浅埋暗挖下穿河谷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在设计中也有很多技术性问题。本文以贵广铁路重点工程岩山隧道下穿八匡河段的设计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设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下穿季节性河谷主要风险有地表水大量涌入隧道突水突泥、暗挖隧道坍方、隧道衬砌结构上浮三部分;(2)采用由咬合桩、压顶梁、压顶抗浮板、框架内注浆加固岩体与全封闭衬砌组成门式封闭结构体系,可大幅降低施工风险且结构安全可靠;(3)先封后挖的施工工序和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案,可保证下穿施工安全、工程风险可控;(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的隧道下穿季节性河谷地段工程设计及施工。  相似文献   
50.
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时,站厅隧道二衬施作时机有横通道开挖之前和之后2种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2种方案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沉降和隧道结构内力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施工阶段,方案1的最大地表沉降均比方案2的显著减小,方案1的最终地表沉降为48mm,仅为方案2的最终地表沉降(166mm)的29%,而且站厅隧道初支内力和需要的配筋量均小于方案2。因此,在车站施工过程中,站厅隧道二衬应在横通道开挖之前施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